降低乙醇和乙酰CoA生物合成对酿酒酵母异丁醇产率的影响-生物化工专业论文.docxVIP

降低乙醇和乙酰CoA生物合成对酿酒酵母异丁醇产率的影响-生物化工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or The Master Degree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EFFECTS OF ELIMINATING ETHANOL AND ACETYL-CoA BIOSYNTHESIS ON ISOBUTANOL YIELD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y Li Yang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 Hu Bin Associate Prof. Zhang AiLi March 2015 This work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Doctoral Fund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New Teacher category, No. 20121317120014,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bei Province, No. B2013202288, Higher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ebei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No. q2012024, Outstanding You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nd Project, No. 2012009. 摘 要 异丁醇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燃料,已经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人士的关注。异丁醇 比乙醇有更高的辛烷值和能量密度。另外,异丁醇与汽油具有相似的吸收性、能量密 度和辛烷值,可在现有的基础设施中使用。目前,多数微生物对醇类有较低的耐受性, 异丁醇的产率很难大幅度提高。但是,酿酒酵母发酵合成乙醇已经工业化生产,对醇 类有很高的耐受性,并且,酿酒酵母在酸性环境下具有稳定性和耐受性。酿酒酵母作 为细胞工厂的研究平台,基因测序已经完成,拥有比较成熟的 DNA 重组技术。因此, 可以通过 DNA 重组技术改进酿酒酵母生产异丁醇的能力。 本研究以实验室保藏的酿酒酵母 W303-1A 为出发菌,通过 DNA 重组技术,构建 酿酒酵母合成异丁醇的研究平台,提高酿酒酵母发酵异丁醇的产率。根据酿酒酵母生 物合成异丁醇的代谢途径和前体丙酮酸代谢去向分析,分别通过以下四种途径来研 究:第一,利用两步基因置换法过量表达编码分枝氨基酸转氨酶 BAT2,提高异丁醇 合成通量。第二,利用一步基因置换法缺失编码内源性的丙酮酸脱羧酶 PDC6,减少 乙醇的生物合成。第三,利用一步基因置换法缺失编码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LPD1,减 少丙酮酸合成乙酰 CoA。第四,利用构建的表达质粒 YEplac181-PGK1p-ILV2 和 YEplac195-ILV3p-PGK1p-ILV3,过量表达编码乙酰乳酸合酶的 ILV2 和 2-羟异戊酸脱 水酶 ILV3,提高缬氨酸代谢通量。其中,突变株 HZAL-2(PGK1p-BAT2)中过量表达了 BAT2;突变株 HZAL-7(PGK1p-BAT2 pdc6::R)中过量表达了 BAT2,缺失了 PDC6;突 变株 HZAL-12(PGK1p-BAT2 lpd1::RYUR)中过量表达了 BAT2,缺失了 LPD1;突变株 HZAL-11(PGK1p-BAT2 lpd1::RYUR pdc6::R)中过量表达了 BAT2,缺失了 LPD1 和 PDC6。 经过基因修饰后的酿酒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试验。突变株 HZAL-7(PGK1p-BAT2 pdc6::R)[YEplac181-PGK1p-ILV2/YEplac195-ILV3p-PGK1p-ILV3],相对于对照菌株异 丁 醇 的 产 率 提 高 11.4 倍 。 而 突 变 株 HZAL-12(PGK1p-BAT2 lpd1::RYUR)[YEplac181-PGK1p-ILV2]相对于对照菌株异丁醇的产率提高 8.8 倍;缺失 PDC6 基 因 的 突 变 株 HZAL-11(PGK1p-BAT2 lpd1::RYUR pdc6::R)[YEplac181-PGK1p-ILV2]相对于对照菌株异丁醇产率提高 13.6 倍。 结果表明:通过 DNA 重组技术修饰特定基因减少乙醇和乙酰 CoA 生物合成,提 高酿酒酵母合成异丁醇的产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了解异丁醇的生物合成的分子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