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自然哲学-(韩)金永植著潘文国译.pdfVIP

朱熹的自然哲学-(韩)金永植著潘文国译.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章  导论 本书 的研究主体是朱熹。朱熹之重要,尽人 皆知,他集理学之 大成,将北宋 以来的新思想新学说发展成一个崭新的儒学体系①; 他编定经典的注解,汇编 了北宋理学大家 的论集,还对学习方法提 出了建议② ,从而形成 了一个完整 的“学习纲领 ”,日后风行天下; 他积极兴办书院,以作研修、讲学与论辩之用,他提倡学者讲学,成 就卓 著③ 。当他 之 时,中原沦 陷,朝政 腐败 ,世风 日下 ,佛 教盛行 , 更有甚者 ,正统儒学面 临分崩离析,而朱熹 以其所为,找到了解决 上述 问题的办法④ 。他在致力于复兴孔孟之道的同时,将当时不 过是诸多流派之一的程颐( 年 )学说,变成 了儒学 的主 流 。而他 自己成了这一学派无可争议的领袖 ,他的学说 日后为 学界所公认,也为 国家所采纳 。 但 问题在于,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朱熹关于 自然知识的见解呢? 也许有人会说,对于朱熹这样一位重要人物,哪一个方面都值得研 究,何况是 由于 以前的研究总是集 中在伦理和社会方面,因而通常 会忽略的 自然方面 的知识呢 ?然而,我既然选择了别人不想做 的研究,还是需要对此作 出一些解释 的。因此 ,我在本章的第一节 着重谈 了自然知识在朱熹整个思想学识中的意义和作用,第二节 更 以整个宋代社会文化及新儒学传统为背景,进一步考察 了这个 问题,特别是新儒学在朱熹之后 的发展。当然这些还只是初步探 第 2 页 索 ,只是想为全书的章节作些铺垫 ,而不是想给 出完整的答案 。本 章的最后部分是谈本书的不足 。 朱熹思想 中的 自然知识 讨论 自然知识在朱熹整个思想学识中的作用,最好用朱熹 自 己的术语“格物 ”,这可 以说是他努力变成圣人 的第一步 。朱 熹 把“格物 ”理解为 穷究“物之 理 ” ,凡“物 ”皆有“理 ”,而 这些 理 不过 是惟一普遍之理 天 “理”的表现,因此所有的物都值得去穷 究 。确切地说 ,朱 熹 的“物 ”首先是“事 , ,因而他 的“格物 ”所关 心 的,首先是在社会和道德方面 。但是他 的“物 ”也没有排 除 自然 之物,包括事物和现象,因而他 的“格物 ”中确实也包含 了研究和探 索 自然现象。 与这一“格物 ”观紧密相连 的,还有一种道德观,即认为在 自然 界的秩序背后是道德上 的秩序,从而为道德论提供 了一个“宇宙基 础 ”。这一古老 的思想此时重新得到重视,部分是为 了回答 当时来 自佛教学说的挑战,这被当代多数学者认为是新儒家道德哲学的 基础 。有人甚至认为这一重心的转移是程颐学派的最大成就。 由于程颐和朱熹 的倡导,“道 ”和“理 ”逐渐脱离 了当时文人一 向视 为源泉 的文化传统,变成了独立 的存在,而其得到确认是 由于 自然 的进程而非文化的记录 。 确切地说,这一变动的主要结果,便是对道德 自我修养的重视 逐渐胜过 了在文学和文化上的造诣,同时也使人们对天地 自然的 兴趣与 日俱增 。儒学研究,以前一 向集 中在人文和社会 问题上 ,这 时也开始涉及到了一些宇宙问题 。所 以尽管朱熹的兴趣 日益转 向 道德和 自我修养,但他 的努力却越来越具有知 的意义 。同时,尽管 他的哲学 比他的同代人更具有思辨的性质,他思辨的范围却宽阔 得足以包容下 自然世界的大部分。事实上,从后面几章就可看出, 第 3 页 他对于 自然现象说 了很多,也写了很多,他在科学技术 的不少 问题 上达到了相当可贵的高度。 然而,如果说 自然世界为朱熹的道德论提供了一个基础的话, 自然世界的具体物象对朱熹来说却并不怎么重要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