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美)杜维明著段德智译.pdf

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美)杜维明著段德智译.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章   文 本 或许 《中庸 》 的读者所遇到 的最为 困难 的问题在于它 的表达方式 。 《中庸 》 同孔子 的 《论语 》一样 ,所运 用 的不是辩论 时使用 的分析式语 言 ,而 是警句格 言式 的语 言 。 《中庸 》的整体规划貌似简单 ,从集 中研 究 这种结构来开始形成我们 的诠释性 回应 ,是颇具诱惑 力 的 。但是 , 《中庸 》里 的诸 多陈述是一个复杂结构 不可或缺 的组成部分 ,这种结构包含着经过精密思维 的许 多层次 。诚然 ,我们可 以很容 易地 从 《中庸 》的 上下文 中摘录 一个 陈述 ,而依然不失其为一条可 资引 证 的意味隽永 的格 言 。其实 ,中国学者和西方汉学家 一直把这部儒 家经典著作视为格 言集锦 。然而 ,作为 一部哲学著作 (在 陈荣捷看来 , “在儒 家全部古典文 献 中,它或许是哲理性最强的” ),它具有 自己的完 整性 。事实上 ,仅从字面上读孤立 的段落并不能使我 们登堂入室, 因为 除非对这些警句格 言 的表达从其 内 在联系 的角度 予 以理解 ,则误读 的危 险十分严重 。因 此 ,为 了开 始 对 《中庸 》 的讨 论 , 以文 本 第 一 章为 例 ,对 《中庸 》结构 的运作方式进行细致研 究 ,或许 第 2 页 是很有帮助的。第一章的全文如下: 天命 之 谓 性 ,率性 之 谓道 ,修道 之谓 教 。道 也 者 ,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 ,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 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 闻。莫见乎隐,莫 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 之 中;发而 皆中节 ,谓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 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致 中和 ,天地 位 焉 ,万 物 育 焉 。 ( 《中庸 》 第 章,第 节 。) (中庸》开宗明义提出了三个定义性的陈述 : “天命之 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显然 ,这些陈述 不是作为有待论证 的新命题提 出来 的,而是作为一些 从 《中庸 》的观点看来是不证 自明的命题提 出来 的。 随后我们将探索这些论断的哲学意蕴 ;这里 ,我们 需 要注意 的是 《中庸 》的立场在于 :正是天命所赋予的 人性界定 了 “道 ”是什么 ,而后者又界定 了 “教 ”应 该 是 什 么 。在 把 “道 ”界 定 为 人 性 的展 现 ,并 把 “教”的特征界定为 “道 ”的彰显之后, 《中庸》继续 说道 :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从 表达方式看 ,这两句话似乎和前面三句话不大相干 ; 它们不是定义性 的而是格言式 的说法 ,旨在强调道与 我们的日常生存的不可分离性 。 接着 ,在事先没有任何提醒的情况下,说话 的方式就 第 3 页 转到了另一个层面 。 《中庸》进而断言: “是故君子戒 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 闻。”表面看来 ,君子 的这种 “戒 慎 ”和 “恐惧 ”似乎与道和我们 的 日常生 存 的不 可分离性 没有什 么 关联 。人 们会感 到诧 异 , “是故 ”这个词在这种脉络 中是如何发挥作用 的。紧 接着的两句使得语义情境更加令人费解 : “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然而 ,如果考察这些 说法时 ,不是把它们作为一种线式 的论证程序 ,而是 把它们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就能发现它们 的整个 思想导 向。事实上 ,这些话语似乎全部集 中在所谓君 子的 “主体性”这个 问题上。 君子 的 “戒慎 ”和 “恐惧 ”是与道和我们 的 日常生存 的不可 分离性密 切相 关 的 。因为如 果道 为人 性所 固 有 ,则它的实现就依赖于我们对 自我 的认识 。君子 的 自我认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