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形而上学思想-(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pdfVIP

后形而上学思想-(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后形而上学 思 想 [德国]于尔根 ·哈贝马斯 著 曹卫东 付德根 译 译林 出版社 主 编 的 话 总算 不负几年来 的苦心—— 该 为这套 书写篇短序 了。 此项翻译工程的缘起,先要追溯到 自己内心的某些变化。 虽说越来越惯于乡间的生活,每天只打一两通电话,但这种离群 索居并不意味着我已修炼到了出家遁世的地步。毋宁说,坚守 沉默少语的状态,倒是为了咬定问题不放,而且在当下的世道 中,若还有哪路学说能引我出神,就不能只是玄妙得叫人着魔, 还要有助于思入所属的社群。如此嘈嘈切切鼓荡难平的心气, 或不免受了世事的恶刺激,不过也恰是这道底线,帮我部分摆脱 了中西 “精神分裂症”——至少我可以倚仗着中国文化的本根, 去参验外缘的社会学说了,既然儒学作为一种本真的心向,正是 要从对现世生活的终极肯定出发,把人间问题当成全部灵感的 源头。 不宁唯是,这种从人文思入社会的诉求,还同国际学界的发 展不期相合。擅长把捉非确定性问题的哲学,看来有点走出自 我囿闭的低潮,而这又跟它把焦点对准了社会不无关系。现行 通则的加速崩解和相互证伪,使得就算今后仍有普适的基准可 言,也要有待于更加透辟的思力,正是在文明的此一根基处,批 判的事业又有 了用武之地。由此就决定了,尽管同在关注世俗 的事务与规则,但跟既定框架内的策论不同,真正体现出人文关 怀的社会学说,决不会是医头医脚式的小修小补,而必须以激进 亢奋的姿态,去怀疑、颠覆和重估全部的价值预设。有意思的 是,也许再没有哪个时代,会有这么多书生想要焕发制度智慧, 这 既 凸显 了文 明 的深 层 危 机 ,又表达 了超越 的不竭潜力 。 于是 自然就 想到翻译—— 把这些制度智慧引进汉语世界 来。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此类翻译 向称严肃的学业,无论编者、 译者还是读者,都会因其理论色彩和语言风格而备尝艰涩,但该 工程却决非寻常意义上的 “纯学术”。此 中辩谈的话题和学理, 将会贴近我们的伦常 日用,渗入我们的表象世界,改铸我们的公 民文化,根本不容任何学院人垄断。同样,尽管这些选题大多分 量厚重,且多为国外学府指定的必读书,也不必将其标榜为 “新 经典”。此类方生方成的思想实验,仍要应付尖刻的批判围攻, 保持着知识创化时的紧张度,尚没有资格被当成享受保护的 “老 残遗产”。所以说 白了:除非来此对话者早 已功力尽失,这里就 只有激活思想的马刺。 主持此类工程之烦难,足以让任何聪明人望而却步,大约也 惟有 愚钝如我者,才会在十年苦熬之余再作冯妇。然则晨钟暮 鼓黄卷青灯 中,毕竟尚有历代的高僧暗中相伴,他们和我声应气 求,不甘心被宿命贬低为人类的亚种,遂把迻译工作当成了日常 功课,要以艰难的咀嚼咬穿文化的篱笆。师法着这些先烈,当初 酝酿这套丛书时,我曾在哈佛费正清中心放胆讲道: “在作者、编 者和读者间初步形成的这种 ‘良性循环’景象,作为整个社会多 元分化进程的缩影,偏巧正跟我们的国运连在一起,如果我们至 少眼下尚无理 由否认,今后 中国历史的主要变因之一,仍然在于 大陆知识阶层的一念之中,那么我们就总还有权想像,在孔老夫 子的故乡,中华民族其实就靠这么写着读着,而默默修持着 自己 的心念,而默默挑战着 自身的极限!”惟愿认同此道者 日众,则华 夏 一 族 虽 历 经 劫 难 , 终 不 致 因 我 辈 而 沦 为 文 化 小 国 。 刘 东 1999年6月于京郊溪翁庄 前 言 本 书 收集 了我两年来所撰 写 的哲学论文 ,编排是按照时间 顺序进行 的。当然 ,从这种随意的编排当中,也可 以看 出它们之 间的内在联系 。 前三 篇论文是对近来要求 回归形而上学思想 的思潮所作 出 的反应 。文 章坚持一种 带有怀疑色彩 ,但 并不悲观失望 的理性 概 念 。第 二 编 中 的论 文 所 讨 论 的是语 言分析 中的实用主义转 型 。它们 的写作风格和前面 的有所 不 同;它们在 当代意义理论 和行为理论语境 中对 交往 理性概念进 行 阐 明;其 中有重叠的地 方 ,虽说显得多余 ,但我没有把它们删除。第七篇论文从一个比 较 外 围的角度讨论 了和前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