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绪 论
人类区别于动物 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 的社会性 。人类 的活动不但受着
自然规律 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着社会规律 以及 由社会规律决定 的各种
社会规范的影响和制约。在这些社会规范 中,除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以
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这就是礼仪规范。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
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 的一种文化 ,始终 以某种精神 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
人的行为,从一个人对它的适应和掌握的程度,可 以看出他 的文明与教养的
程度 。因此,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礼仪这 门学科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 的结构 。为 了正确理解和把
握一系列礼仪规范,有必要首先阐明礼仪的本质、礼仪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
以及礼仪的功能和原则等 问题。
第一节 礼仪的本质
本质是一种规定。礼仪 的本质规定可 以通过礼仪本身揭示 出来 。本节
主要介绍礼仪的涵义、特性和礼仪的基本 内容。
一、礼仪 的涵义
在 欧洲 ,“礼仪 ”一词最早见于法语 的“ ,原意是“法庭 上 的通
行证 ”。
作为法庭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为了展示司法活动的威严性,保
证审判活动能够合法有序地进行,总是既安排得庄严肃穆,又要求所有进入
法庭的人员必须十分严格地遵守法庭纪律。例如,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事诉讼法》和 《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规规定,为了保证法庭的特有气氛和特
殊秩序,开庭之前应 由书记员当庭宣读法庭纪律,这些纪律包括:不准大声
喧哗,未经审判长许可不准提问,未经法庭许可不准摄影、录像,等等。
古代的法国法庭也有类似的规定,不过它不是当庭宣读,而是将其写在
或印在一张长方形的 “ ”即通行证上 ,发给进入法庭 的每一个人 ,作
为其入庭后必须遵守的规矩或行为准则。
由于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只有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准则,才能体现人之所
以为人的特有风范,才能保证文明社会得以正常维系和发展,所以,当 “
”一词进入英文后 ,便有 了“礼仪 ”的涵义 ,意 即“人 际交往 的通行证 ”。
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礼仪”一词的涵义逐渐变得明确起来,并独
立出来。现在,在英语中,具有 “礼仪”意义的单词主要有以下四个:
指谦恭有礼的言语或举动 ,即处处合乎时宜而又动人 的文
雅举止和风度,对他人表示尊敬或尊重的有礼貌的行为等。
主要有三层涵义,一是专指礼仪,即有 良好的教养并按照权
威的规定在社交或正式场合中遵守一定的规矩和礼节;二是指礼节,即惯例
或习惯所规定的行为准则;三是指规矩,是对 同行业人士的行动、行为或实
践活动起约束作用 的规矩 的总称 ,尤其指处理他们相互间关系的成规或规
则 。
指一种刻板的、在外交和军事等特定领域 内实行并长期公认
的相处准则,如规定对上级的绝对尊敬,对应有的优先次序的严格遵守,以
及礼仪活动实施程序的严格执行等等。
该词有二意,一指仪式和典礼,特别是指有重大意义的宗教、宫
廷、社会或部族所举行的仪式,如宗教的礼拜式等;二是泛指由习俗、惯例和
仪式构成的礼仪活动或一系列此类行为。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 的文 明古 国,素有“礼仪之邦 ”之美称 。“礼
仪”一词,很早就被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来使用。在古汉语中, “礼”主
要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
礼节仪式。如 《论语 为政 》:“殷 因于夏 礼 ,其 损 益 ,可 知 也 。”《礼记 曲礼
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
第二,表示尊敬和礼貌。 《左传 襄公二十二年 》:“执事 不礼于寡 君 。”
(执事指晋国国君 。寡君指郑 国国君 )
第三 ,礼物 ,即赠送 的物 品。《晋书 陆纳传》:“及受礼,惟酒一斗,鹿 肉
一柈 。”
“仪 ”既指容貌和外表 ,又指礼节和仪式 。《诗 大雅 烝 民》:“令仪令色 ,
小 心翼 翼 。”(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