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编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2)
……………………………………………………………最新资料推荐…………………………………………………
PAGE
PAGE 1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
A.原始畜牧业出现
B.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C.农业生产在春秋时期已经成熟
D.我国主要农作物在春秋时期品种基本具备
2.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大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 )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3.黍和稷为同一类农作物,粘性的叫黍,不粘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研究者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
A.《诗经》中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C.黍和稷是商周重要的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4.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5.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
A.铁犁牛耕技术未能实现革命性进步
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D.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6.《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诸侯耕于东郊”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始蚕于北郊”的记载。这主要表明( )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7.《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11年山东青岛二模)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9.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在这里强调的是( )
A.要重视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
C.要多种植五谷,才能获得丰收
D.要年年种植五谷,改良土壤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絍,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画面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古代中国小农经济有哪些特征?
(3)简述小农经济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无有流离饿莩耳。
——董煟《救荒活民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测)-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名师精编作业.doc
- 浙江地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名师精编作业.doc
-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堂精编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速效精编提能演练1(人教版必修二).doc
-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速效精编提能演练2(人教版必修二).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精编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精编课时练习(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精编优化作业(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精编创新演练(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精编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