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冬季传统体育传承特征及发展路径探究.docxVIP

我国冬季传统体育传承特征及发展路径探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冬季传统体育传承特征及发展路径探 摘要:冬季传统体育孕育产生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 之中,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较高 的历史传承价值和现代开发意义。文章从体育项目的地 域性、季节性特征出发,提出了冬季传统体育的研究论 题,并系统梳理了冬季传统体育的传承历史、传承特征 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路径,旨在为冬季传统体育的 历史挖掘、传承保护和现代开发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参 考。 关键词:冬季传统体育;传承历史;传承特征;发展路 径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2808 (2012) 06-0025-04 冬季传统体育是居住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满、达翰 尔、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创造的具有浓 郁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传统体育活动,因其孕育依 托于冰雪环境而得名。冬季传统体育与当地的民俗融 合,是反映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但由于 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和现代西方体育的主导 作用,它们并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目前冬季传统体 育项目处于自行发展阶段,甚至一些项目正濒临失传, 亟待深入挖掘、整理和利用。并且有关冬季传统体育 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民俗体育旅游研究中,针对冬季传 统体育季节地域特点的研究较少,对冬季传统体育的 传承历史、特点以及现代发展方面的研究更是未见报 道。 1冬季传统体育的传承历史 冬季传统体育由来已久,古籍《山海经》、《隋书》、 《宋史》中就有关于北方民族滑雪、溜冰的记载。清 朝时,作为练兵健身目开展的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冰嬉 (包括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上蹴鞠)曾胜极一时, 在当代社会中也可以见到雪橇(爬犁)、冰嘎、滑雪(达 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中都开展,并且采用他 们自制的雪板)等具有娱乐健身价值的体育活动内容。 1.1雪上活动的传承历史 1.1.1滑雪 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主要 活在寒温带地区,冬季漫长而严寒,封冻期可达六七 个月以上,在大雪封山的季节,狩猎活动十分困难, 为了在冰天雪地里通行,他们在长期的狩猎实践中发 明了滑雪板,掌握了高超的滑雪技能。猎手们穿上滑 雪板,日行80km,与徒步行舟相比节省了较多的时 间和精力。清代李重生所撰《赫哲土风记》,对赫哲 人使用滑雪板的情况有如下记述:‘赫哲地滨北海, 天气早寒,重阳后即落雪花,十月则遍地平铺,可深 数尺。土人以木板长五尺贴缚两足跟,手持长杆,如 泊舟之状,划雪上前进,则板乘雪力,瞬息可出十余里, 雪中乏食,则野兽往来求食,多留其迹,凡遂貂鼠各兽, 十无一脱,运转如飞,虽飞鸟有不及也。”对于鄂伦 春的先民钵室韦族使用滑雪板滑雪的记载则可以追溯 到一千三四百年以前,当时的钵室韦族冬季“骑木而 行”,即穿滑雪板滑雪。今天的鄂伦春族的滑雪运动 可能就是由古代的骑木而行”演变而来。 1.1.2雪橇 雪橇,又名爬犁历史上的雪橇是少数民 载物的主要交通工具,因其动力来源的不同,又分为 人拉雪橇、马拉雪橇、狗拉雪橇等。其中,又以赫哲 族的狗拉雪橇最具民族特点。狗拉雪橇被赫哲族称为 ‘托日乞”。赫哲族是最早使用狗拉雪橇的民族。‘鱼 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黑龙江志稿》载: 赫哲人所用狗爬犁,形如小车而无轮,以细木性软 者削两辕,前半翘起上弯,后半贴地处置四柱与四框, 铺以板。如运重物,则于上弯处驾犬,二人在上,以 鞭挥之,其速愈于奔马。”时至今日,在我国北方 的少数民族中,唯有赫哲族仍然保留着狗拉雪橇的这 个运输和交通工具。雪橇上可坐人或载物品,载重约 五百斤。 赛雪橇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有习俗。每当 冬季来临,鄂伦春族的小孩子们就会自发的带着自己 做的雪橇,登上积雪的山坡,2人或3人为一组,前 者用脚当舵,后者搂腰或抱肩,从山顶上顺着雪道飞 速下滑。比赛分比速度、比距离两种比赛方式。比速 度,看谁滑得快;比距离,看谁滑得远。这项运动具 有丰富的趣味性和刺激性,可以锻炼参赛者的敏锐和 掌握平衡的能力。而赫哲族的雪橇赛分狗挽“拖日乞” 和借助地势差让雪橇滑行两种。其中,狗挽雪橇赛, 早年盛行,现已衰落;借助地势差向下滑行的雪橇赛 也叫“闯下坡”,它是培养青少年勇敢精神和顽强意 志的一项极好的游艺体育项目之一。锡伯族人赛雪橇 时,把底杆前端翘起、有双层木架的雪橇拉到山上, 坐在雪橇上顺着积雪的山坡滑下,互相追赶,比滑下 的速度和距离。 1.1.3雪地走雪地走是一种满族妇女喜爱的雪上体 活动,是指降雪后,妇女穿上“寸子鞋”在雪地上行走, 比赛速度快慢。满族女孩善于针线活,鞋绣得尤其美。 冬天因为雪特别厚,又希望人们能看到她的绣花鞋, 就在鞋下面加了一个花盆底,垫起来在雪上走。既不 脏鞋又能看到鞋的漂亮的绣花,第一表现自己的绣功; 第二表现自己的体态;第三还可表现自己的体力。胜 者意味着一年吉祥如意。该项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