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的流行、发生现状与防控措施.docxVIP

新城疫的流行、发生现状与防控措施.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城疫的流行、发生现状与防控措施 吴延功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OIE新城疫参考实验室 一、概述 新城疫又名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以感染禽类为主的一种急性、高度 接触性传染病。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A类动物疫病,我国农业部列为一类动 物疫病。 新城疫于1926年首次暴发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英国的新城,我国于1946年首 次分离到病原,但据记载1935年本病已经开始流行。 (一) 病原 新城疫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其基因组为单股、负链、不分节 段的RNA病毒。基因组包括6个基因,有囊膜,直径约为100^500 mm;F. HN是 病毒囊膜表面重要的糖蛋白;P基因通过RNA editing可产生另外两种蛋白(V、 W) O 毒株分类方法:按致病性可分为强毒株、中等毒力毒株和弱毒株;按临床表现可分 为神经型、速发型和非典型性毒株;按遗传性特性可分为I类(9个基因型,即 基因「9型)和11类(至少15个基因型,基因「XV型)毒株。 (二) 流行情况 新城疫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据OIE报道有106个国家发生了 新城疫。野鸟和进口禽及其禽产品是发达国家暴发新城疫的主要原因。新城疫在 世界范围内至今共发生4次大流行: 首次暴发:从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东南亚,历经30多年的时间传遍世界各 地。 2?第二次大流行: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始于中东,到1973年遍及世界各地, 传播速度Z快主要与养禽业急剧产业化以及鹦鹉的国际贸易有关。 3?第三次大流行:起源于中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1981年传至欧洲,而 后传遍全球,这次流行主要归咎于赛鸽。 第四次大流行: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源于东南亚,分子流行病学呈现以基 因VH型为主的新特点。 二、我国新城疫流行现状 1?劝定点流行病学监测。定点监测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养殖场免疫合格率相比 散养户要高,约在70%左右。 2?无规定疫病区ND监测。监测范围为辽东半岛、海南岛、松辽平原和胶东半岛 四个示范区,选用的监测方法为UK PT-PCR法,共检测样品16 674份,其屮鸡 棉拭子样甜8 350份、鸡血清样品8 324份。对8 350份鸡棉拭子进行的病原学 检测,共检测到病毒3份。 病毒分离结果。由对1994-2017年期间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649株毒株 (鸡、鸭、鹅、鸽、鸵鸟等)进行病毒分离的结果来看,我国存在多种基因型ND 并同时流行,分离株可分为两类(Class I和Class II),共8个基因型(包括 基因型1、11、VI、IX等)。 流行规律。(1)基因II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流行至今,近年来分离率呈 上升趋势;宿主范围广泛,在鸡、鸭、鹅、鸽等均有流行;全国范围流行;(2)基 因VI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流行至本世纪初,近年来很少分离到。主要存在 于鸽群和鸡群,病原分属于两个不同类型的亚群。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北、 浙江、上海、新疆、吉林、黑龙江、北京等地。(3)基因VI型和基因VII型 NDV是造成我国鸽群发生ND的主要基因型。鸽群携带疫苗型NDV较为常见。主 要分布在山东、江苏、上海、北京、黑龙江等地。 临床流行特点。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高峰期是本病的高发期,与TBD免疫和 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发病季节多在春秋两季,与气候变化和空气湿度有关;常 在免疫后发病;高抗体鸡易发病。 三、临床表现 患病鹅脾脏肿大,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灶;膜腺肿大,有大小不一、圆 形、灰口色的坏死灶;患病鹅小肠粘膜有散在性大小不一的红色坏死灶;患病鹅肠 道黏膜可见有散在性黄豆大的坏死性溃疡灶;结肠和盲肠粘膜有大小不一的溃疡 灶,表面覆盖着纤维素性结痂;患病鹅直肠和泄殖腔粘膜有弥漫性大小不一的灰 白色坏死灶。 实验室诊断 主要分为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两种。病原学诊断包括病毒分离和鉴定(HA、 HI、NI)、PT-PCR技术、荧光PCR技术、ELISA、焦磷酸测序技术和基因芯片快 速诊断技术;血清学诊断包括HI试验、ELISA、胶金体试验和中和试验。 新城疫免疫中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疫苗不是万能的 新城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至少可分为15个基因型。 NDV抗原特性上没有质的差异,但有量的改变。例如不同毒株HA和交叉HI滴 度会有所不同。理论上讲不存在-?种疫苗能对付所有野毒,但只要抗体含量足够 高,就能提供一定的保护。 目前实验证据表明只要是疫苗免疫有效,家禽能够抵抗强毒标准攻毒剂量 仃OEID.J的致死作用。当然如果采用超岀标准剂量的强毒攻毒,常规的免疫根 本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 (―)新城疫病毒毒株与毒力 1?将La Sota的F基因的裂解位点变为强毒序列,其新病毒的毒力可达到屮等毒 力水平。 不同毒株的毒力相差很大,ICPI在0~2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