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负折射率材料光学表征的研究-光学专业论文.docxVIP

关于负折射率材料光学表征的研究-光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RESEARCH OF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NEGATIVE METAMATERIAL A Master Thesis Submitted to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Major: Optics Author: Zhang YiWei Advisor: Fu YongQi School : School of Physical Electronics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张一为 日期: 2013 年 5 月 10 日 论文使用授权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电子科技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张一为 导师签名: 付永启 日期: 2013 年 5 月 10 日 摘要 摘要 AB ABSTRACT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摘要 在科学巨匠牛顿其经典著作《光学》中,对光的折射、透射、反射现象和颜 色理论有了详尽的研究。此后,人们习惯使用折射率作为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表 示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当人们对电磁波有了深刻了解之后,发现光与电磁波的 特性高度一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折射率的内涵也就更加丰富,一方面表达 了光在特定物体中路径的变化规律,另外也表达了光在该材料中的速率,以及该 介质的电容率和磁导率。 1968 年,前苏联科学家 Veselago 通过对解析表达式的研究,发现了折射率在 理论上也可以为负值,提出了负折射材料的概念,展望了负折射材料的种种应用 前景,比如完美透镜,制作隐形材料等等。但是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负折射材料, 有关它的研究还是局限于少量理论探索。2000 年左右,Pendry,Dr Smith 制作并 测试了微波频段的负折射率人工超构材料,为此后研究奠定了理论及实验基础。 本文主要基于金纳米线阵列设计负折射材料,研究包括表面等离子理论,表 面等离子体波激发方式等,到研究模型构建,仿真优化,近场光学实验表征等各 个项目,旨在设计制造当前加工工艺下能够制造的人工负折射材料,并利用该材 料完成对负折射材料光学实验表征方法的研究。传统研究受限制于检测设备精度 等各方面因素,因此对负折射材料大多只有理论及计算机仿真上的结果。本文的 表征方法简便明了,并结合了计算机仿真结果清晰明了地对负折射现象进行表征, 不同于前人实验的例子,解决了诸多测试方面的难题。 首先通过 FDTD 算法对可能影响其负折射性能的结构参数,制造误差等进行 计算机仿真,以优化结构性能。经过对仿真结果的归纳得到影响结构特性的主要 因素为光源波长,纳米线半径及结构周期。纳米线间距,排列晶格,表面平整度 等对结果没有明显影响。最终得到纳米结构周期在 400nm,金纳米线半径为 100nm 左右的材料在 532nm 波长的光源激励下具有较优的负折射特性。 最后光学表征实验中,采用波长为 532nm 的发散光对实验样品及正常折射材 料(空载玻片)进行测试,对比其出射面及其垂直方向上的光强分布。按照实验 设计的光路图测试,能够检测到光斑焦点,证明了该材料具有负折射特性。 关键词: 纳米线,负折射,光学表征,NSOM,FDTD I ABSTRACT In the classic optical of the giants in science—Isaac Newton, he studied the light’s refraction, transmission, reflection, and color in detail. Since then, people are used to using the refractive index as a material property to describe the direction of light propagation. Wit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electromagnetic wa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