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 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适应证、疗效和经 验体会。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13年3月本院胸心外科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2例患者 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心脏超声等技术对主 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相关的评估,术中在DSA引导下采用覆 膜血管支架封堵夹层原发破口,术后随访CTA。结果:42例 移植物均成功释放。1例因手术中发现右侧股动脉细小,未 能植入22 #覆膜支架血管,给予保守治疗;1例因为术中见 左椎动脉优势型,中途停止手术,改为血管置换、象鼻支架 支架置入术。全组患者死亡1例;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 术后发生内痿3例(包括1例术后并发主动脉食管痿而死 亡);术后出现截瘫1例;1例再发主动脉夹层。其余随访患 者术后未出现与动脉瘤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总体生存质量 较好。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具 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随访;主要 优点在于安全有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恢复快等。内痿是该疗法的主要并发症,其预后可能导致患 者死亡。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疗效观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心血管疾病中预后极其凶险、最致 命的重症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5?30/百万,2周内未经治 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高达70%,有研究报道急性期死 亡率每小时上升1%, 2周内死亡率高达75%以上[1]。目前国 际上通用的主动脉夹层分型,是Stanford大学的学者根据 手术需要,将主动脉夹层分为A、B两型,Stanford分型(1970 年)的依据是是否累及升主动脉[2-3]。传统的Debakey和 Crawford手术方法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中术 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可高达20%?40%,腔内隔绝术是近年来兴 起的一项微创新技术。本院从2007年开始引进该技术,到 2013年成功实施42例手术,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6月-2013年3月本院胸心 外科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 者42例,男31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3: 1;年龄27? 81岁,平均(55.8±11.4)岁,发病高峰年龄55?65岁; 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35例(88.33%)(入院时测血压大于 140/90 mm Hg,且有髙血压病史大于1年)、糖尿病10例 (23.81%)、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2.38%)、冠心病2例 (4.76%)、外伤引起2例(4.76%),大部分病例合并2种以 上疾病;所有病例均以胸腰背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至手术时间为3?5 d;术后住院时间8?16 do
1.2支架选择 本组病例所用移植物均由德国J0TEC公 司生产,移植物均为直管形,长度60?130 mm, 口径28? 44mm,由Z形镰钛记忆合金支架外覆超薄人工血管组成, 所有移植物近端均有15 mm长裸支架,导鞘外径22?26 F。
1.3术前准备患者经医院绿色通道收治入院,均给予 ICU重症监护、绝对卧床休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 察患者神志、尿量、保证出入量基本平衡,给予吗啡止痛镇 静,保持大便通畅;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酌情给予改善心 功能药物、预防或治疗肺部感染及针对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 病作相应治疗。术前准备时控制血压心率尤为重要,笔者的 经验是:(1)控制血压:收缩压控制在13. 3?14. 7 kPa(100- 110 mm Hg/60?80 mm Hg),急性期以输注硝普钠为主;(2) 兼顾减慢心室率治疗(保持在60?80次/min),首选B受 体阻滞剂;其他口服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1.4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在DSA手术室于全身麻醉下 进行。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经左侧橈动脉穿刺测IBP。
常规消毒、铺巾,经右股内侧纵行切口,■ ■■
常规消毒、铺巾,经右股内侧纵行切口,
■ ■■
露显示未受累及
的右股总动脉作为导入动脉。静脉推注肝素50 mg,穿刺股 动脉置入带标尺的6 F猪尾导管,行胸主动脉造影,同时制 成路图。并在监视屏上标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判明夹层真 假腔及夹层裂口位置并测量胸主动脉真腔内径后,决定选择 适当口径和长度的移植物,作腔内隔绝。经猪尾管导入超硬 导丝并在显示下送至升主动脉真腔内,退出猪尾导管后,沿 该超硬导丝引导支架移植物进入降主动脉真腔内,监视屏及 路图指引下将支架前端定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远端处, 此时控制性降压使收缩压维持在80?90 mm Hg ( 1 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