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xv类半胱氨酸骨架的芋螺毒素家族的发现、进化分析和功能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VIP

含xv类半胱氨酸骨架的芋螺毒素家族的发现、进化分析和功能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芋螺是生活在热带海域浅水区的肉食性的海洋软体动物。它们利用毒液中鸡尾 酒样的混合毒素(芋螺毒素)捕食、防御和竞争。芋螺毒素能特异地作用于神经系 统的电压门控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不同亚型和递质受体,因而被广泛用作神经生 物学研究的离子通道和受体研究工具药物,有些被直接开发成临床药物和诊断试 剂。 芋螺毒素虽然高度变异,种类繁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它们共用非常有限的14 种半胱氨酸骨架。我们从中国南海食虫芋螺信号芋螺(C.1itterarus)毒管cDNA表 达文库EST序列分析中发现一个编码典型芋螺毒素前体肽结构的cDNA序列,成熟 肽区含有8个半胱氨酸,且排布方式不同于已经发表的任何一类半胱氨酸骨架,根 据现有的芋螺毒素命名原则,我们将这一种新类型的骨架命名为骨架XV,该新的 芋螺毒素被命名为Ltl5.1。根据Ltl5.1的前体肽编码序列设计引物从另外两个食虫 芋螺物种C.betulinus和C.emaciatus毒管cDNA一链中克隆到与Ltl5.1属于同家族 的两个序列Btl5.1和Ecl5.1,从而证实了一个新的芋螺毒素半胱氨酸骨架XV (.C.C.CC C C C.C.)在芋螺中的广泛存在。 对GenBank公共数据库进行Blast同源序列搜索发现XV类芋螺毒素的信号肽 部分与四环芋螺毒素(现在定义的O超家族)中的MEKL家族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采用RT-PCR的方法从发现Ltl5.1序列的信号芋螺中分离到两个MEKL家族成员 Lt7.1和Lt7.2。利用GenBank中的四环毒素序列,综合我们克隆到的三个XV类骨 架芋螺毒素和MEKL家族成员Lt7.1和Lt7.2前体肽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进化树 结果表明四环毒素聚成三个大类,XV类芋螺毒素与MEKL家族聚在一个大支,显 示XV类芋螺毒素与MEKL家族之间存在较近亲缘关系,而与四环芋螺毒素其他三 个家族进化距离较远。 取Ltl5.1、Btl5.1和Ecl5.1成熟肽构建了硫氧还蛋白(TIⅨ)融合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了原核表达。以0.ImMIPTG做诱导剂1812过夜诱导 表达12小时成功获得了三种可溶的重组融合蛋白rTRX.1t15a,rWRX.btl5a和 ITRX.ecl5a。采用Ni2+螯和亲和层析对三种融合蛋白进行了初步纯化,获得了约90 %纯度的重组融合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后的rTRX.1t15a再经过弱阴离子交换层析 含XV类半胱氨酸骨架芋螺毒素的发现、进化分析和功能研究(DEAE 含XV类半胱氨酸骨架芋螺毒素的发现、进化分析和功能研究 (DEAE sepharose ion exchange FF)纯化后获得了电泳单一条带的融合蛋白。 rTRX.1t15a经3C酶切后采用Sephadex G.50进一步纯化获得了酶切后的目的蛋白 rltl5a,经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鉴定,分子量与理论计算值4413.0D相符合。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模式研究了rltl5a对急性分离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神经元上的钠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4ltM的毒素浓度与细胞孵育15min能抑制72 %钠离子峰值电流。电流.电压曲线表明rltl5a不能改变钠通道的激活电压,但能降 低通道的峰值电流和翻转电位。rltl5a作用时程曲线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程 度越来越高,呈时间依赖性质。进一步对rltl5a作用的浓度.反应研究表明,毒素的 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本研究在基因水平上确立了一个含XV类半胱氨酸的芋螺毒素新家族,进化分 析表明与四环芋螺毒素的MEKL家族有进化亲缘关系。新家族的三个成员成功的原 核重组表达、纯化为下游的功能鉴定、作用机理以及构效关系研究等工作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rltl5a对钠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研究为探明这个新家族的功能奠定了基 础。 关键词: 芋螺,芋螺毒素,XV类半胱氨酸骨架,进化分析,融合表达,膜片钳, 钠离子通道 Il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Cone snails(Genus COnlVS)are predatory marine mollusks found in all tropical mal ine habitats.All members use venom containing a cocktail mixture of peptide toxins(conotoxins)to capture prey,defend against predator and compete with other organisms.Conotoxins are neuropharmacologically act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