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3月 中国粮油学报 V01.27.No.3
oftheChineseCerealsandoilsAssociation Mar.2012
第27卷第3期 Joumal
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油茶籽油掺人豆油的研究
原姣姣1 王成章1’2 陈虹霞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加工重点实验室1,南京21004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2,北京100091)
摘要采用傅里叶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应用于不同比例(0%一50%)的豆油和油茶籽油的二元体系
样品,通过各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回归方法的优化,建立了检测油茶籽油中掺杂豆油舍量的近红外光谱的定
dedvative
量模型。以“二阶导数+Norris fiIter”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和P15的回归方法所建模型最佳,其校正相
99、0.057
关系数(R,)和校正标准误差(RMSEC)分别为0.99970;交叉检验相关系数(R。,)和交叉检验校准误
037.16—4728.60 852.72—7089.04
差(RMSECV)分别为0.99999、O.07l9;最优波段为5 cm~、7 cm-。、
8577.82—8323.26
cm~;最佳主因子数为6。另外,经外部验证15份随机样品的化学值和NITS预测值的相
关系数(R2)为0.998。表明近红外透射光谱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定量分析掺假油茶籽油中豆油的含量(范围
为O%一50%)。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 油荼籽油掺假豆油偏最小二乘法
中图分类号:065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174(2012)03一Oll0—05
油茶籽油,其组成类似于被称为“植物油皇后” 法【121等方法。常用的物理化学方法操作简便,适合
的橄榄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其脂肪酸组成 现场检测,但只能对食用油是否掺假进行简单判断,
主要有油酸、亚油酸、软脂酸和硬脂酸等悼j,其中油 而不能确定掺人的成分或实际掺伪量。气相色谱、
酸质量分数达75%以上,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可 液相色谱等大型仪器对掺伪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
达90%。脂肪酸比例符合国际营养标准,且不皂化 率,但前处理复杂、检测周期长、仪器设备昂贵。近
物含量少,易于人体营养吸收一J,是一种高品质的食 红外光谱技术(包括透射和反射)是20世纪90年代
用油。不饱和脂肪酸呵以防止动脉硬化,抑制和预 以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绿色分析技术之一,已
防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MJ,加强人类对各 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食品¨3|、油脂04o等的品质分析
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所含的角鹫烯、VE等也有很好 检测,被国际农业分析界认为是“具有解决全球农业
的抗氧化作用。由于油茶籽油的营养和医学双承价 分析潜力”的方法。冯利辉等¨纠采用偏最小二乘法
值,使得油茶籽油在市场上的价格远远高于日常食 建立了芝麻油中掺杂菜籽油含量的近红外定量检测
用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加 模型。所得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为O.99839,经外
强,油茶籽油需求量不断增长。然而,部分厂家为了 部验证认为该模型可准确预测芝麻油含量为10%一
眼前的利益,在市场上出现了油茶籽油掺假现象,如 70%。wang等。1到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光纤
将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低价油掺入油茶籽油, 漫反射近红外光谱对油茶籽油中掺入大豆油的掺假
进而影响油条籽油的特有品质和营养特征。 (比例为5%~25%)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两种方法
目前,油脂的掺伪方法主要有理化检测和仪器 都可行。且采用偏最小二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5.docx VIP
- GZ-2022024机器视觉系统应用赛项赛题完整版包括试题答案及全部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使用安装说明书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pdf VIP
- SAP培训详细分解详细分解.ppt VIP
- 7《咱当兵的人》教学设计.doc VIP
- 2024年10月浙江自考设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2024)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勤劳的蚕宝宝》精品课件.pptx VIP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节亚洲主要客源国概况(1)习题.docx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 VIP
- SAP PP模块培训材料【116页超详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