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奶牛内科病防治.ppt
低钾血症 症状:轻者仅有食欲不振、轻度腹胀和便秘,低血钾通过植物性神经引起肠麻痹而发生腹胀或麻痹性肠梗阻。严重低钾血症常引起肌无力、甚至麻痹,也可出现痛性痉挛、四肢抽搐、吞咽困难。当呼吸肌受累时则出现呼吸困难。 治疗:400kg以上的成年大动物,用10mL含10%氯化钾的针剂2或3支溶于1 000mL等渗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水中静脉滴注;轻者可适量灌服氯化钾水溶液,其浓度0.3%氯化钾水溶液100ml,对顽固性不易纠正的低血钾者,应考虑合并有低镁血症,宜同时补充镁制剂。 酮病 本病是泌乳母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代谢疾病,本病的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病牛表现不食、昏睡或兴奋,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有时发生运动失调。本病发生在舍饲的高产母牛,大多发生在产后6周内,少数在产后10周内仍发病。而在高产牛群中,呈现亚临床酮病的奶牛约占产后母牛的10—30%,可导致酮血和乳酮含量升高,泌乳量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它疾病发病率增高,这类牛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但血酮浓度增高至10—20mg/100ml。 症状: 酮病的症状常在母牛产犊后几天至几星期出现,包括食欲缺乏,便秘,粪便上覆有粘液,尿呈浅黄色,水样,易形成泡沫精神沉郁,凝视,体重显著下降,产奶量也降低,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乳状,有与呼吸、排尿 * 相同的酮气味,加热更明显。迅速消瘦。病牛呈拱背姿势。大多数病牛嗜睡,少数病牛可发生狂躁和激动,能饮水,转圈,摇摆,吼叫,这些症状间断地多次发生,每次持续1小时,之后卧地不起。 治疗:大多数病例,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痊愈,不过有一些病例,对治疗的反应是暂时性的,以后可能复发。还有一些病例属于继发性酮病,则应着重治疗原发病。 治疗方法包括代替疗法和激素疗法 。 葡萄糖注射液;水合氯醛首次30g,之后70g;氯酸钾30g;VB121mg肌注和硫酸钴100mg内服。 乳酸中毒 症状:病畜食欲消失,产奶量急剧下降,脱水,心率可达90~120次/min,呼吸50~80次/min, 瘤胃积液,蠕动停止,皮肤冰凉,体温下降。通常出现腹泻或排出稀软的粪便,虚弱或卧地不起。 治疗:洗胃;补碱;补液,调整电解质平衡。 脓毒性子宫炎 化脓毒性子宫炎并引起全身性的脓毒血症症状,常在产后l~10天内发生。 症状:牛脓毒性或中毒性子宫炎在产后头10天之内,通常是头7天之内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发热(40.0~41.39℃),心动过速,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瘤胃停滞和毒血症。也能见到脱水、腹泻和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极严重的感染会在发生毒血症、机体衰弱和代谢紊乱之后继发卧地不起。 治疗:治疗原则:抗菌消炎,冲洗子宫,解毒强心,纠正电解质平衡。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腓神经损伤 腓神经损伤是“趴卧病”牛或泌乳热病牛外周神经损伤的典型例子 。 症状:腓神经支配跗部屈肌及指部伸肌的运动。因此,腓神经的麻痹导致跗关节伸直和过度伸张及球节过度屈曲而突出,患肢以球节和趾的背侧着地而负重。因为跗关节不能正常屈曲,患肢僵硬、前伸,跗关节伸张。腓神经感觉机能的丧失可使跖部和球节背部出现痛觉消失。依损伤严重程度不同,趾的姿态可能正常,但严重时球节突出或患肢球节背侧着地负重。 治疗:注射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10~30mg等;物理疗法热敷、按摩 ;神经营养药和兴奋药,如VB1、VB12和硝酸士的宁等 。 产后截瘫 产后截瘫主要发生于产犊过程中或之后,多见于闭孔神经麻痹、髋关节损伤等,病牛精神、食欲基本正常,但后肢不能站立,感觉可能丧失等。单纯闭孔神经麻痹可能呈蛙式外观。 治疗:闭孔神经麻痹治疗同腓神经麻痹。髋关节损伤一般治疗较困难。 * 第二部分 牛前胃弛缓状鉴别诊断与治疗 * 前胃弛缓,是瘤胃、网胃、瓣胃神经肌肉装置感受性降低,平滑肌自动运动性减弱,内容物运转迟滞所致发的反刍动物消化障碍综合征。其临床特征是食欲减损,反刍障碍,前胃运动稀弱甚至停止。 前胃尤其瘤胃的消化运动状态,常被看作是反刍动物是否健康的一面镜子。因此,兽医临床工作者往往都习惯于从前胃弛缓这一消化不良综合征入手,对反刍动物的各种胃肠疾病以至相关的各类群体性疾病进行症状鉴别诊断。 * 一、前胃弛缓致病因素 1、饲料饲养失宜:长期饲喂粗硬、劣质、不易消化、易于发酵腐败、含碳水化合物过量及混有沙土及金属异物的饲料,喂后饮水不足等。 2、管理不当:过度使役、运动不足或过度。 3、继发于某些传染病(如结核、副结核等)、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病)、营养代谢病(生产瘫痪、低磷血症等)及子宫、腹膜等炎症过程。 * 二、前胃弛缓的综合症候群 食欲减少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咀嚼缓慢或无力,嗳气减少或停止,鼻镜呈不同程度的干燥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Changing for the season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六课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5版).docx VIP
-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专家共识.pptx VIP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平台系统操作指南(2022标准版)(1).pptx VIP
- 个人简历模板个人简历模板.docx VIP
- JTT 1502-2024 直升机救生员搜救作业手势信号要求.pdf VIP
- 2025年河北石家庄晋州市人民医院公开招录劳动聘用人员52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金学典同步解析与测评五年级上册数学.pdf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宾馆酒店住宿用餐协议.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