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ppt

课件: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ppt

预防: 站立时动作要缓慢,站立前先做轻微的四肢活动;睡醒后几分钟再坐起,随后在床边坐1~3 min,逐渐过渡到站立位,这样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尽可能减少长时间卧床; 避免洗澡水过热或洗澡时间过长。 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症状时,应尽快蹲、坐或躺下,有助于维持血压及脑灌注。 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不能单纯追求血压的下降,维持血压稳定更为重要,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 非药物治疗 主要的方法包括物理方式和膳食措施。 嘱患者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游泳、跳健美操、骑自行车、步行等,增强体质,但应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睡眠时采用头部抬高的卧姿可能具有短期疗效。 对于脊髓损伤或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所致的严重体位性低血压,站立之前使用腹带或弹力绷带对腹部或下肢短时加压30~60 mm Hg、身体反动作(增加上、下肢肌肉的紧张度)或下肢肌肉组织的功能性电刺激可能有一定治疗效果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饱餐(尤其是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和大量饮酒容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应提倡少食多餐、戒酒,餐后适当休息。 还应该避免血容量过低,站立前快速摄入480 ml左右的水有助于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清晨摄入足量的水可有效缓解夜间因压力性利尿导致的容量不足。 药物治疗 氟氢可的松: 能够提高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 长期效应与增加小动脉对儿茶酚胺及血管紧张素的敏感性及具有中枢肾上腺能作用有关,可改善患者外周阻力并维持血压。 使用剂量范围0.1~1.0 mg/d,但超过0.2 mg/d不易耐受。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水钠潴留、卧位高血压、低血钾症、头痛等。 米多君 短效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使动静脉收缩。 于1996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体位性低血压。 口服剂量为5~10 mg/d,药效持续时间为4 h左右,睡前4 h内避免给药,否则可引起卧位高血压。 主要不良反应为紫癜、尿潴留及卧位高血压。 上述药物因不良反应较大及效果的个体化差异,临床上难以推广。对于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严重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如帕金森病合并自主神经衰竭或Sky-Drager综合征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可谨慎使用。 红细胞生成素有助于治疗与贫血有关的体位性低血压。 可服用适量神经功能调节药(如B族维生素等)或安定类镇静剂辅助治疗。 α1受体拮抗剂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助于体位性高血压的控制。但此类药与利尿剂及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时可以增加体位性低血压风险,故应谨慎使用。 二者共存造成了治疗上的矛盾,目前尚无确切的干预方案。 首先应去除诱因和治疗原发病。 平时应减少白天卧床时间,休息以坐位为主。 夜间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10°~15°) 并避免睡前饮水及使用缩血管药物。 晚间或睡前服用中短效降压药配合清晨使用氟氢可的松,有助于控制夜间睡眠时的血压并减少白天体位性低血压。 但应警惕中短效降压药可能加重夜间体位性低血压,造成夜间起床时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在夜间卧位高血压的控制与日间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的缓解之间达到一种平衡,需要不断尝试和摸索,寻找个体化的解决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 包括戒烟限酒,低盐膳食,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夜间良好睡眠,晨起后继续卧床片刻、起床动作放缓,起床后避免马上进行较为剧烈的活动。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选择24 h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可以控制清晨血压的大幅波动,并能减少因不能按时服药或漏服导致的晨峰血压增高。 维持夜间血压的适度下降(杓型血压),能够有效抑制血压晨峰。 非杓型或反杓型的高血压患者,可选择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国内研究显示,与6:00-8:00服药相比,19:00-21:00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可以显著降低晨峰血压上升速率。 药物治疗 若单药治疗效果不佳,联合用药不仅有利于血压达标,还可以有效降低晨峰血压。 常用的联合降压方案包括: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长效的单片复方制剂,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对于超杓型者,可以尝试在长效降压药物的基础上,清晨加用短效降压药抑制血压晨峰。 ?非药物治疗 饮水疗法 少食多餐 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餐后运动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饮水疗法: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餐前饮水350~480 ml可使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减少20 mm Hg,并有效减少症状的发生。但是最佳的水摄入量还不确定,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订,对于需要限水的严重心力衰竭及终末期肾病患者需慎重。 少食多餐:可以减少血液向内脏转移的量和持续时间,对餐后低血压患者可能有利,但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