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小儿液体疗法1.ppt
/ 八、低钾血症的液体疗法 机体钾量分布:98%在细胞内,2%在细胞外,血浆仅占0.3%。 注意事项: ①尽可能恢复正常饮食,因食物中富含钾。 ②口服补钾安全,口服困难或是严重缺钾者才静脉补钾。 ③静脉钾浓度<0.3%,新生儿宜更低。 ④补钾速度不能过快,6-8小时。 ⑤有尿后才能补钾,一般在治疗前6小时内有尿才能静脉补钾。 ⑥补钾时不宜过短,至少需3天,一般4-6天,严重者可延长至7天。 /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小儿液体疗法 / 脱水及其程度与性质 1 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2 液体疗法的目的与基本原则 3 脱水时静脉补液实施方案 4 小儿液体疗法 / 几种常见的混合液 5 代谢性酸中毒及补碱经验公式 6 低钠血症的液体疗法 7 低钾血症的液体疗法 8 小儿液体疗法 / 一、脱水及其程度与性质 / 二、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例①PH7.44 Co2Cp19mmol/L Hco-3 20mmol/L BE-4mmol/L PaCo2 29mmHg 例②PH6.9 Hco-3 22mmol/L Co2Cp16mmol/L PaCo2 50mmHg BE-2mmol/L / 三、液体疗法的目的与基本原则 液体疗法的目的:纠正体内已经存在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维持正常血容量、渗透压、酸碱度及电解质,恢复生体机理功能。 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 1.综合分析病情,作出正确全面的诊断。 2.掌握“三定一变”补液原则:定补液总量(宁少勿多、留有余地),定补液成分(缺啥补啥、先浓后淡),定补液速度(先快后慢)。 注明:低渗时快,高渗时慢。 一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随时调整补液方案。 3.计算结果是经验性的,实际补液留有余地,注意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个体化。 4.各种液体分别计算,混合使用 5.补液过程中注意纠酸,补钾、钙、镁,防止容量负荷过重。 / 四、脱水时静脉补液实施方案 / 五、几种常见的混合液 / 五、几种常见的混合液 / 五、几种常见的混合液 病例:患儿,男,1岁,因腹泻稀水便2天,未排小便入院, PE: 体重7Kg,神清,前囟眼眶深度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冷,双肺未及干湿啰音,心率140次/分,有力,腹软,无包块,肝脾未及。请计算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以及处方: 思路:定脱水程度 — 重度 定脱水性质 — 等渗性脱水 定补液量 — 150×7=1050ml 计算:①扩容阶段:20ml/Kg 总量=7×20=140ml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五、几种常见的混合液 注意事项: ①婴儿期后,累计损失量应减少1/4-1/3,其原因为体液总量分布不同(新生儿80%,1岁70%,2-14岁65%,成人55-60%)。 ②患儿能进食后,静脉补液量=每日总量-口服补液量。 ③第二天以后补液,主要为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补钾、补热量。 / 六、代谢性酸中毒及补碱经验公式 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血浆Hco-3浓度降低或H+浓度升高所致。 临床表现:呼吸深大,口唇苍白,紫绀,恶心,呕吐,心率增快,昏迷。当PH<7.20时,心率转慢,心肌收缩无力,低血压,室颤,心力衰竭。新生儿不典型:精神萎靡,拒食,面色苍白。 / 六、代谢性酸中毒及补碱经验公式 通用公式 某物质补充量(mmol)=需提高的该物质血浓度(mmol/L)×相应的体液量(L). 转换为某物质的毫升数(X)=需提高的该物质血浓度(A)×相应的体液量(L)×转换系数(K) X=A×L×K A=正常值-所测得物质血浓度 L=(细胞外液+体液总量)/2×体重(Kg) =(0.3+0.7)/2×Kg=0.5Kg K=固定常数。如5%NaHCo-3 =1.7, 0.9%NaCl=6, 3%NaCl=2, 11.2%NaAc(乳酸钠)=1.0 代谢性酸中毒常用指标:Hco-3、BE、Co2Cp 5%NaHCo3(ml)=(22-测得HCo-3) ×0.5×体重×1.7 =(0-测得BE) ×0.5×体重×1.7 =(18-测得Co2Cp) ×0.5×体重×1.7 / 六、代谢性酸中毒及补碱经验公式 病例:患儿,女,1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