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幼儿急疹治疗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幼儿急疹治疗方案.ppt

八、护理 1、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新鲜,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2、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衣服,被子适度不能盖太厚太多,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3、给孩子多喝白开水或果汁水,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4、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C.5、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擦拭,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惊厥。6、高热时期有些宝宝会发生抽搐现象,但是这些抽筋通常是良性,而且不会留下后遗症。7、出疹子的同时通常伴有发烧,建议等退热后在打预防针,任何预防针发烧时都不要打。 九、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严重的并发症很少发生,有报道患儿可出现HHV-6脑病、肝炎、嗜血细胞综合征等。 十、预防 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天。对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密切观察10日,如有发热,需暂时隔离治疗,本病传染性不强,预防措施同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 幼儿急疹与湿疹的区别 1、发病人群不同 婴儿湿疹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幼儿急疹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小儿,尤以1周岁以下婴儿更多见。 2、出疹部位不同 婴儿湿疹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幼儿急疹出疹为红色斑丘疹,分布于面部及躯干,可持续3-4天。 3、发病原因不同 婴儿湿疹与遗传因素、神经功能和变态反应有关。湿疹婴儿往往与消化道摄入食物等致敏有关,婴儿则可能因吃奶过敏所引起。喂奶母亲吃鱼虾及蛋类也可使孩子发生湿疹;幼儿急疹是由于疱疹病毒6、7型感染,是幼儿急疹的病因。并且宝宝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4、症状不同 婴儿湿疹皮损形状呈钱币状,它的外形是很小的斑点状红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一般常由面部开始,常流黄水,可行成水疮,干燥时则结成黄色痂盖。湿疹痒得厉害,所以孩子经常烦躁不安,不断搓擦搔抓,容易出血;幼儿急疹,突然发生高热,伴食欲不振,少数患儿还可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咳嗽,枕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3~5天后体温开始下降,约24小时内降至正常,热退时出现玫瑰色斑丘疹,起病初在患儿悬雍垂两侧见有小结节状隆起,周围充血,成晕状粘膜斑,部分患儿软腭可出现特征性红斑,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积 5、传染性不同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是一种过敏反应,跟宝宝自身的体质有关,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该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幼儿急疹的传染性不大,虽然会传染,但是婴儿被传染上的机率不大的,父母们无需过度担心。且对于两岁以内的婴儿来说,与其他宝宝接触的时间也不会很长,所以出现被传染的概率就更低,并且是父母们完全可以通过加强锻炼,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持宝宝生活的环境的整洁干净来阻止被传染。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幼儿急疹 张忠艳 一、概述 幼儿急疹(exanthema subitum,ES)又称婴儿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RI)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即热退疹出),病情减轻,如无并发症可很快痊愈。 二、发病机制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主要病因,绝大多数ES由HHV-6B型感染引起,极少由A型感染引起。幼儿急疹及发热性疾病中,B型的感染多见,在免疫抑制病人,两型病人均可见。其他少见的病因有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 三、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可见,但以冬春季为最多,发病人群6个月以上至2岁的婴幼儿为主,尤以1岁以下婴幼儿最多,无性别差异。国外学者对年龄为4-12各月的幼儿急疹进行统计80%以上为生后6个月发病,病儿、无皮疹的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都是本病的传染源,可获终身的免疫力,健康带毒者可能是原发感染的主要来源,可经唾液及血液传播,发病后人多可获终身免疫。 四、临床表现 1、前驱期:发热 潜伏期1-2周,平均10天。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高热初期可伴惊厥。患儿除了有食欲缺乏外,一般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但亦有少数患儿有恶心、呕吐、咳嗽、鼓膜炎症、口周肿胀及血尿,极少数出现嗜睡、惊厥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期 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疹,皮疹为红色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