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糖尿病皮肤病变的防治.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糖尿病皮肤病变的防治.pptx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防治市耳鼻咽喉医院皮肤科王思梦糖尿病皮肤病变糖尿病皮肤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约 30% 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皮肤损害。发生机制:糖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神经病变、皮肤感染、药物过敏等因素。皮肤病变可以发生于糖尿病的各个时期,皮损表现也是多种多样,有些病变为糖尿病人所特有,有些则属于非特异性病变。糖尿病皮肤病变皮肤病变是糖尿病病情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加重血糖波动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如黑棘皮病、皮肤瘙痒等)。因此,早期识别、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皮肤病变,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糖尿病皮肤病变皮肤瘙痒皮肤感染胫前色素斑丹毒样红斑糖尿病性水疱病类脂质渐进性皮肤坏死糖尿病性黄瘤病黑棘皮病糖尿病坏疽皮肤瘙痒糖尿病病人合并有皮肤瘙痒症状的,占病人的1/5。在糖尿病的早期,这种瘙痒症状非常多见。瘙痒因素:1.血液中的糖分高使得霉菌更容易生长,会引起皮肤瘙痒;2.患者皮肤含糖量增高、乳酸增加,会导致出汗减少,皮肤过度干燥,引起瘙痒;3.高血糖刺激周边神经末梢发炎会引发皮肤瘙痒。皮肤瘙痒临床表现1.糖尿病患者多发于中老年人和女性,女性一般为局部性瘙痒,以外阴最为常见 ,主要是糖对外阴皮肤有刺激作用,易引发瘙痒。 2.在一些外部因素的刺激下症状会加重,如气温改变、热水烫洗、食辛辣食物。3.全身性瘙痒常见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起初一般仅限于身体某个部位阵 发性瘙痒,搔抓后会扩展至全身。治疗 积极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服用抗组胺药物等对症处理。皮肤感染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升高,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相应增高,这就给霉菌、细菌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糖尿病患者可发生免疫调节功能紊乱,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可降低白细胞的吞噬与杀菌功能。唾液中糖含量增高易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细菌感染 糖尿病病人疖、痈、毛囊炎等化脓性皮肤病的发生率远高于非糖尿病者,常常成为早期发现糖尿病的线索。 70%~94%恶性外耳炎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多见,其特征为外耳道流脓、单侧面部肿胀、听力减退、肉芽组织形成和疼痛。可导致颅内感染,死亡率高。真菌感染 皮肤真菌感染包括手癣、脚癣、甲癣、股癣、体癣以及外阴白色念珠病等等,在糖尿病人中比较常见,发病率高居各种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前列。念珠菌感染可作为糖尿病的一个特征,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绝经后的反复发作念珠菌性女阴阴道炎应考虑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史。病毒感染 主要为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和尖锐湿疣。治疗 积极控制血糖,对症予以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治疗。胫前色素斑为糖尿病的特征性皮损,多见于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常在双侧胫前出现红斑、丘疹,大小、数目不等,群集或散在分布。发展缓慢,随后皮疹表面出现鳞屑,最后局部皮肤出现萎缩或色素沉着,患者无自觉症状。本症状出现时,常提示已经出现微循环障碍或大、小血管的损伤。故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呈现各种瘀斑或瘀点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血糖等指标是否控制得当,必要时与您的医生沟通,警惕是否出现了糖尿病的大血管、微血管慢性并发症,或这些并发症是否在进展,以便及早治疗,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后果。胫前色素斑丹毒样红斑发生于糖尿病人小腿胫前或足背的界限清楚的鲜红斑,类似丹毒,但不伴有丹毒出现时的发热、血沉增快、白细胞增高。多见于糖尿病病期5年以上患者。可能与下肢微血管病变导致局部微循环受累有关。糖尿病性水疱病本病是糖尿病人少见但有特征性的皮肤病变,通常发生在重度糖尿病且伴随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发病前常无明显诱因,突然在四肢远端出现水疱,直径 0.5~5厘米不等,疱壁紧张,菲薄透明,疱液清亮,类似烫伤的水疱,无疼痛等自觉症状,2~5周后水疱自行消失,不留痕迹。易反复发生,老年人多见。糖尿病水疱通常与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及全身营养状况差有关。因此,一方面要重视血糖监测,适当调整药物,以更好控制血糖,从根本上避免水疱发生。另一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在适当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多食新鲜蔬菜,每日不少于400克,适当选用牛奶、禽蛋等优质蛋白质,每日喝一大杯奶,吃1个鸡蛋。糖尿病性水疱病水疱直径若在1厘米之内,不需要作特殊处理。加强局部护理,避免受压及损伤,约在5~7天内可自愈。如果水疱大,应至医院就诊。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不负法律责任谢谢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类脂质渐进性皮肤坏死这是糖尿病比较特异的皮肤病变,女性多见。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引起了微血管病变,糖蛋白在小血管壁沉积,逐渐引起血管闭塞、组织坏死。皮损好发于小腿胫前及外踝部,偶见于大腿及足部。本病呈渐进性发展,最初表现为多发性、边界清楚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逐渐融合为边界清楚的卵圆形斑块,中央凹陷呈蜡黄色,边缘呈暗红色,在黄色部位有可见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