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颈椎线诊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颈椎线诊断.ppt

在颈椎中立、过伸和过屈侧位片上分别测量: (1) 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 (2) 各椎体中部高度 ; 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测量 A. 椎间隙前缘高度 B. 椎间隙后缘高度 C. 椎体的高度 双突征双边征 观察是否有双突征(正常前后关节突是重合的,错位时不重合)后缘出现是旋转式错位,在上下缘是侧摆式错位,如果都出现则是混合式错位。 1:平行双突(侧摆为主,旋转为辅)2:连接型双突(影子延伸到椎体中)旋转为主,侧摆为辅。都是混合式错位。如果是拍摄体位的问题多是连接型 影像必须要结合临床才可以诊断。 颈椎双突征 双边双突征 (颈椎侧位片,可见颈2、3、4小关节呈双突影(双边),说明颈4以上轴向旋转。) 观察环椎后结节与枕骨下缘及枢椎棘突上缘的距离是否相等。 若后结节与枕骨距离变窄或变宽,为环椎俯位 (或仰位)式错位;若环椎呈三边征,四边征则为旋转式错位 环椎四边征 斜位片 观察椎间孔的大小 观其横径是否变窄(多产生症状) 一、如果某侧某一椎间孔变小,说明该侧小关节错位,如椎间孔内缘参差不齐,说明小关节错位。 二、如某侧某一椎间孔变扁,说明相邻两个椎体有侧方旋转移位(一般上位椎体向同侧旋,下位椎体向对侧旋)。 三、如果某一个椎间孔特别的大,说明椎体向同侧后外方移位(在C1和C2之间不存在此种情况)。 四、椎体前缘连线近于直线,生理曲度不大(这是因为投影角度的关系),如果某一椎体前缘向前超过此线,说明该椎体向同侧前外方移位,如某一椎体前缘向此线内凹陷,说明该椎体向对侧后外方移位。 五、如椎骨某一部位有骨质增生或骨赘生成,此处如是软组织附着处,说明该软组织长期处于张力过高的状态,如该处不是软组织的附着处(一般都在关节面周围),说明此处长期处于压应力过高状态。 六、环椎后弓在影像上显示的末端与第二颈椎棘突顶端相比,基本是一样长的,如发现椎弓末端比第二颈椎棘突顶端明显缩短,一般说明环椎向前移位,如果变长一般说明环椎向后移位。 左右斜位第4以上椎间孔明显变窄,呈米粒状与颈5-7花生米状形态不同 颅底凹陷征 融合椎 祝大家 THE END!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颈椎生理曲度判断1 颈椎弧弦距,正常为: 6mm~14mm(男), 5mm~13mm(女) , 小于5mm为曲度变直 颈椎生理曲度判断2 1、沿着椎体C2的后面向下画一延长线。 2、沿着椎体C7的后面向上画一延长线。 3、这两条延长线必交于一点,构成两对顶角,正常的颈椎曲线其对顶角的角度为40度。 如果大于40度,表示颈椎曲线太弯。 如果小于40度,表示颈椎曲线太直 C7 C2 【X线片测量】 颈椎标准侧位像生理曲度 (A、X线片测量法,图中示正常椎曲; B、图示下颌角A平C2下缘,示第1椎棘突基底部向下至第7颈椎后下缘连线, 其中点连线经过C4、5间为正常椎曲) 颈椎生理曲度反弓成角 颈曲变大 颈曲变直 颈曲反弓 颈前曲I型 颈前曲II型(上曲下正) 颈前曲III型(上正下曲) 颈后弓II型(全弓重) 颈后弓III型(全弓严重) 颈后弓IV型(上直下曲) 颈后弓V型(上弓下曲) 颈后弓VI型(上弓下直) 颈后弓VII型(上曲下直) 颈后弓VIII型(上曲下弓) 骨质增生或骨赘生成 椎体后缘的连线 在侧位片中设椎体后缘延伸线:先在患椎椎体的后上角和后下角各作一点A、B,将此两点以直线相连,并划延伸线超越上下椎体,此线应与其上椎后下角C点重叠为正常,C点后移称为椎体后缘连线中断后移,此种类型为退变性的失稳错位,多因椎间盘变性致使椎间各韧带松弛,好发于中老年人。若C点落在延伸线之前(3mm),称为连线中断前移,是上椎向前滑脱式错位,属外伤性或先天性腰椎峡部不连的椎体滑脱轻症。若有可疑,可拍摄过伸位与过屈位而确诊。连续两个中断前移之间的椎体,属“仰位式错位”;连读两个中断后移之间的椎体,属“倾位式错位”。仰位和倾位错位均是在伸屈体位时受暴力性创伤所致,是重症的滑脱式错位 颈椎水平位移的测量 颈曲阶梯状错位的测量线 显示上一椎体前移4mm 颈曲呈阶梯状改变 ,颈3-6诸椎体后缘不能构成连续弧线, 而呈前后错位之阶梯状改变,上一椎体后移。以颈4-5之间最明显 动力位片(即过屈过伸位)是了解颈椎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前后滑脱式错位者,大多数伤及椎间盘,病情重的(可疑脊髓损害者) ,应作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颈椎侧位片:在枕骨与枢椎棘突间,环椎后结节不居中呈上宽下窄,属“仰位式错位”;在枕骨与枢椎棘间,环椎后结节不居中呈下宽上窄,属“倾位式错位”。 环椎倾位错位 环椎仰位 环椎倾位 环椎四边征 椎间隙的判断: ①:观察与上下相邻的间隙相比较。 ②:同一阶段的前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