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
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
⑴遥:远远地。闻:听见。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 寺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 舟微径度深松。。
⑵泊:停船靠岸。径:小路。度:度过,越过古代诗 歌阅读答案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
深松。。
⑶霁:雨止。
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 “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的环境特点
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象,用 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案:
幽静或幽深
2、示例:雨后的山更加青翠了,云雾缭绕在四五座山 峰间,如同妙手绘出的一幅水墨画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林寺 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注释】①精舍:佛寺的别称,此处指柏林寺。②霁: 雨止天晴。
1.请根据诗意,在下面括号内填写出诗人的先遣。
-*松径-*
2登高远眺,诗人眼中山色尤为苍翠,试根据第三句分 析原因。
答:
“画出西南四五峰”不但写出了山峰的美妙,还表 达了 “望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溪上或船上柏林寺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从“溪上” “柏林寺”等关键词中得到启发进行作答。
2. —是雨后,青山加洗,苍翠欲滴;二是白云映衬, 更显苍翠。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青山霁后云犹在”
一句中的“霁”字表明雨后初晴,所以“青山如洗”,“云 犹在”写出雨后天空中飘着白云,与青山相互映衬,显得 更加苍翠。
“惊喜”或者“惊奇与愉悦”。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从诗歌中所描
写的景物和诗人的行踪可以看出“望者”内心的愉悦,“雨 后初霁”可谓“惊喜”。
赏析:
《柏林寺南望》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此诗状写 柏林寺所在山峰灵秀清丽之美景,蕴含着诗人陶醉于自然 之中的愉悦恬适之情。首句写舟中己闻寺庙钟声,表现空 气澄净;次写登岸后走过松径小道才到山寺,可见地处清 幽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 舟微径度深松。。后两句雨后远眺,云气缭绕如一幅米家山 水画卷,意境跃然欲出。虽意在写景,然处处有人的踪迹, 人的感受,人的情趣。全诗融情于景,创造出“诗情画意” 的艺术佳境。
诗中提到雨霁,可见作者登山前先于溪上值雨。首句 虽从天己放晴时写起,却饶有雨后之意。那山顶佛寺的钟 声竟能清晰地达于溪上,俾人“遥闻”,不与雨浥尘埃、空 气澄清大有关系吗?未写登山,先就溪上闻钟,点出“柏 林寺”,同时又逗起舟中人登山之想。这不是诗的主笔, 但它是有所“拱向”的。
精舍钟声的诱惑,使诗人泊舟登岸而行古代诗歌阅读
答案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曲曲的山间小路缓缓地导引他向密密的松柏林里穿行,一 步步靠近山顶。“空山新雨后”,四处弥漫着松叶柏子的清 香,使人感到清爽。深林中,横柯交蔽,不免暗昧。有此 暗昧,才有后来“度”尽“深松”,分外眼明的快意。所以
“柏林次句也是“拱向”题旨的妙笔。
“柏林
“度”字己暗示穷尽“深松”,而达于精舍?
寺”。行人眼前豁然开朗。迎入眼帘的首先是霁后如洗的“ 青山”。前两句不曾有一个着色字,此时“青”字突现,便
使人眼明。继而吸引住视线的是天宇中飘飙的云朵
后云犹在”,但这已不是浓郁的乌云,而是轻柔明快的白云 登览者怡悦的心情可知。此句由山带出云,又是为下句进 而由云衬托西南诸峰作了一笔铺垫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林寺
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三句写山,着意于山色,是就一带山脉而言;而末句 集中刻划几个山头,着眼于山形,给人以异峰突起的感觉 峰数至于“四五”,则有错落参差之致。在蓝天白云的衬托 下,峥嵘的山峰犹如“画出”。不用“衬”字而用“画”字, 别有情趣。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 “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 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 这就不但写出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
这才是全诗点睛之笔。只有经过从溪口穿深林一番幽
行之后,这里的画面才见得特别精彩;只有经过登攀途中 的一番情绪酝酿,这里的发现才令人尤为愉快。因而这里 的“点睛”,有赖前三句的“画龙”。用刘熙载的话说,那 就是,诗人“争”得这一笔的成功,与“余笔”的配合是 分不开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发展美育教育发现数学之美.doc
- 发展民间金融“小额贷款”的启示.doc
- 发展民营金融企业需处理好若干重要关系.doc
- 发展民营经济认识和政策上的误区.doc
- 发展农村党员工作调查报告.doc
- 发展农村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化进程.doc
- 发展农村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材料.doc
- 发展农村民族教育培育民族实用人才.doc
- 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doc
-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doc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书边事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doc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堂成①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doc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再游玄都观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doc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吕温.doc
-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doc
- 古代文学《怎样看待王夫之对古代作家的批评》.doc
- 古代文学毕业19981999年文学各学科研究新书评介·《古典主义的终结》.doc
- 古代文学毕业曹操并非奸贼的典型谈《三国志演义》中曹操性格的复杂组合.doc
- 古代文学毕业东园花柳西湖水剩著新诗到处夸元好问在山东的文学创作及贡献.doc
- 古代文学毕业浅谈欧阳修文献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doc
最近下载
-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GB.doc VIP
- 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真题英语试卷(原卷) .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高中物理同步练习 专题 示波管的原理(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教学课件.ppt VIP
- 淮北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细胞生物学2014年.doc VIP
- 淮北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细胞生物学2012年.doc VIP
- 2025届高考英语专题复习 七选五阅读答题技巧 课件(共31张PPT).ppt VIP
- 淮北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细胞生物学2015年.doc VIP
- 淮北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细胞生物学2016年.doc VIP
- 淮北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细胞生物学2013年.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