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东园花柳西湖水剩著新诗到处夸元好问在山东的文学创作及贡献.docVIP

古代文学毕业东园花柳西湖水剩著新诗到处夸元好问在山东的文学创作及贡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园花柳西湖水剩著新诗到处夸 元好问在山东的文学创 作及贡献 姓 名: 2014年6月25日 东园花柳西湖水剩著新诗到处夸——元好问在山东的文学创作及贡献 论文关键司:元好问文物修复济南泰山 论文摘要:元好问晚年在山东度过了六年金之官员被羁管的生活。后又以 金之遗民身份和文坛领袖的声望,常年奔走于燕京、真定、山东之间。在山东, 他与东平行台严实父子、冠县令赵天锡结下友谊,与羁管在山东的金末文人相互 唱和,友情深厚。他创作了大量诗文,记叙了齐鲁山水之美和金末元初山东社会 景观,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他的游历对战后文物的修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元好问(1190 — 1257年)金亡后与大批金之官员被押送聊城(今山东聊城) 羁管六年。元好问初到聊城,后迁冠氏(今山东冠县),解除羁管后回忻州。在他 去世前的二十四年中,以金之遗民身份和文坛领袖的声望,常年奔走于燕京、真 定(今石家庄)、山东之间,保护中原文化,推进元蒙上层建筑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元好问在山东写下了多首诗词和散文,记载着他在山东的文化活动及他对文化的 贝献。 元好问出生七个月便过继给他的叔父元格,五岁时,其叔父任掖县令(今 山东掖县)携之赴官任,途经济南。其《济南行记》屮说:“予儿时,从先陇城府君 官掖县,尝过济南,然但能忆其大城府而己”。1233年,元好问来山东,却是一 名在押改造的亡国之臣,这时的他没有了儿时的优越感,在他初到山东的诗歌中 表现的是“家亡国破此身留”的悲伤(《送仲希简大方》)。元好问从青城北渡聊城 途中见到蒙A*军的掠夺行为,谴责其野蛮行径。他描述战后的凄凉景象:“白骨纵 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旎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 鹊马,为谁-步一冋头”(《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记叙被押途中所见所闻所 感,表达对被掠人们的同情。 蒙古军南下,对文物大肆践踏,“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他 以诗实录其事,叙事写景真切,言浅而意深。大批文物被破坏的现象触目惊心, 让人心痛,其至想到他的老师赵秉文,感到愧对老师的教育,“门生白首浑无补, 陆氏庄荒又一年。”(《五月十二日闲闲公讳日作》)感叹自己的性命尤存,“九死 余生气息存,萧条门巷似荒村。”(《秋夜》)书写自己由金之官员到一囚徒的内 心无奈悲伤。“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人孤村。空余韩握伤时语,留与累臣 一断魂”(《淮右》)既然生命保留下来,作为金之遗民,还是做些能够做到的保 留历史的事情吧。在聊城期间,他整理翰墨,写下《跋国朝名公书》、《壬辰杂编》, 开始搜集金之诗人之作,搜集《中州集》的资料,为创作《续夷坚志》搜集奇闻 异事的材料,通过访求金之遗民,搜集写《金史》的材料。 元好问作为金末元初文坛领袖,虽在羁管之中,所到之处,有大批文人与 之唱和游宴集会。1235年,元好问由聊城迁往冠氏,暂赁民居。本年冬,在县 令赵天锡帮助下,盖了几间房舍。《戏题新居》:“去冬作舍谁资助,县侯雅似平 原故”。1235年春,在冠氐纪子正杏园燕集,杏花初放,繁花似锦。虽在羁管中, 但稍获宽松自由的元好问,看到一生喜爱的杏花,新朋故友相聚,历尽生死离别 的磨难,难得今日盛会,元好问《纪子正杏园燕集》记载这战后难得的盛会。“阳 平一邑多诗人,主人买酒邀众宾。”极写杏花开放的种种形态:“融霞晕雪一倾倒, 非烟非雾非卿云。未开何所似?乳儿粉妆深绛唇。能啼能笑痴复墩,画出百子元 非真 是年7月,应李辅之之邀,游济南,写下了《济南行记》、《济南杂诗》十 首、《历下亭怀古分韵得南字》、《舜泉妙远祖道州府君体))、《华不注山》、济南 庙屮古桧同叔能赋》、《绣江泛舟有怀李郭二公》、(送辅之仲庸还人梁》、《泛舟大 明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题解飞卿山水卷》、《送杜子》、《药山道中二首》。 游历二十日,记叙了济南”荷红柳绿”的景象,形象地再现古圣名迹经历战乱后, 虽有“荒寒古淡之趣,令人有吴儿洲诸之想”。秋荷方盛,红绿如绣,诗人游约突 泉、舜泉、匡山、华不住山、鹊山、大明湖、历山碑、灵泉庵、玉塔等多处名胜。 东至长白山,西至鹊山,湖光山色,即事咏物,金末能见济南景观大多有描述。 1236年,居冠氏,随赵天锡往泰安会东平行台严实,并游泰山,旋返冠氏。 泰山一行,元好问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散文《东游略记》,诗《游泰山》、《龙呆 寺四首》、《登坷山寺三首》,词《清平乐》(江山残照)等,记述自冠县至马山、 灵岩途中所见古迹,以现存碑铭考察古迹,写登泰山行程、岱顶书院情况,记叙 清楚、如历历在目,《游泰山》杂言诗一首:“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 化手,办此何雄哉。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累块,分明见九该。扶摇 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檐威灵,茂陵亦雄才。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 今一俯仰,感极令人哀”。“奇探忘登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