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圆锥曲线到格罗滕迪克的概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 orld of Mathematics 数学烟云 从圆锥曲线到格罗滕迪克的概形 ——代数几何的演进之路 陈 跃 20 14 年11 月13 日,20 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代数几何基础的奠基者亚历山大• 格罗滕迪克 (Alexander Grothendieck )在法国逝世。消息传来,令人震动,这是自这 位数学神人在 199 1 年开始隐居以后,唯一的有关他的确实消息。 在20 世纪现代数学的众多学科中,代数几何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比较特别的分支, 它与代数、分析、数论、几何、拓扑以及数学物理等各主要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因 此代数几何在数学中起着一种中心纽带的作用,是现代数学统一化的主要体现者。然 而从 19 世纪到20 世纪的中叶,代数几何其实一直是在一个缺乏严格逻辑基础的环境 中艰难地向前发展的。最终,格罗滕迪克在 1960 年代用概形理论为代数几何奠定了牢 固的逻辑基础,从而促进了现代数学的大发展。格罗滕迪克的功勋之卓著,堪比建立 了现代物理时空基础理论的爱因斯坦。本文简要回顾了从古希腊发现的圆锥曲线到20 世纪的概形理论之间的漫长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初步感受以格罗滕迪克为代表的 一批杰出数学家们的深刻思想的魅力。 代数簇 (algebraic variety )是代数几何的主要研究对象,而概形 (scheme )又是 代数簇的抽象推广,因此概形理论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代数几何的历史。代数簇又称为 代数流形,或者暂时可以简单地认为是一组多元多项式的零点集合 (也称为代数集): ⎧ f (x ,,x ) = 0 ⎪ 1 1 n . ⎨  ⎪ f (x ,,x ) = 0 ⎩ m 1 n 如果这些多项式都是一次的,那么它就是线性代数所研究的线性方程组,此时的代数 簇就是我们都熟悉的线性方程组解空间。然而当多项式不是一次时,代数簇的研究就 非常地复杂,需要用到代数、几何与分析等学科的大量数学方法和工具。 一、从古希腊至 18 世纪的发端 代数簇的研究实际上从古代希腊就开始了。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数学家们所熟悉的 直线、圆、圆锥曲线、三次曲线、平面、球面、柱面和二次曲面等都属于只用一个多 项式来确定的最简单的代数簇。在没有直角坐标系的条件下,阿波罗尼乌斯(Apolloniu s ) 对圆锥曲线做了详尽的研究,发现了它的许多性质。而梅内克缪斯 (Menechmu s )则 发现了可以用平面和圆锥相交来产生圆锥曲线。 到了近代笛卡尔和费马能够用代数符号表示任意代数曲线方程的时候,事情就发生了 质的飞跃。希腊数学家由于没有解析几何的工具,他们只能局限于研究低次代数方程所表 示的曲线或曲面,而有了解析几何之后,在理论上就可以讨论任意次数的代数曲线或曲面。 17 和 18 世纪属于代数几何的 “探索”阶段。费马证明了所有非退化的二次曲线都 是圆锥曲线。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数学家牛顿对三次平面曲线进行了初步的分类 (共 有72 种),而欧拉则对所有的二次曲面进行了分类。此时人们对最简单的代数曲线和 曲面的奇点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6 3 数学文化/第 卷第 期 35 W orld of Mathematics 数学烟云 牛顿和莱布尼兹还用 “消去法”得到了确定两条代数曲线相交点的方程组 (即高 等代数课本中的“结式”方程组),在此基础上,贝祖 (Étienne Bézout )证明了贝祖定理: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