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利水通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型的临床研究-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VIP

活血利水通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型的临床研究-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PAGE PAGE 10 引 言 中风病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的一种疾病。本病由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损,风、火、痰、瘀等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于脑而产生[1]。其急性期多 以风、痰、瘀、热等实证表现为主。中风病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它相当 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WHO MONICA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 11 个国家 450 万人(35~64 岁)中的急性脑卒中病人 13597 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平均年发病率男性为 101~285/10 万人口,女性 47~198/10 万人口,总趋势是东方高于西方,中国脑血管病 年发病率位于世界较高位,中国年发病率平均为 215.8/10 万人口,而缺血性中风病占 全部脑血管病的 70%-80%,本病急性期的病死率为 5%~15%,存活的患者致残率为 50%,由于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家庭及患者本人带 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中风病急性期是指中风病发生后两周以内、中脏腑最长一 个月以内的时间。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个阶段是中风病病人治疗的关键时期,本 期的治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因此,抢救病人,尽快使意识障碍得以改 善,促使神志清醒,同时保护半暗区脑细胞,使之尽快恢复正常功能,是挽救病人生 命的重要步骤,对于降低死亡率,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医 对中风病急性期治疗尚不近人意,中医药在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 多数医家目前对于中风病急性期病机的认识,倾向于本虚标实,认为血流不畅脑 络瘀阻,或络破血溢,瘀血内留,如《金匮要略》所云:“血不利则为水”和明·王 肯堂指出“瘀则液外渗,则成水也”。水瘀互阻颅脑,脑窍闭塞,脑神失养,神机不 运而变证丛生。同时,瘀、水互患,瘀血形成后,导致新血不生,脑髓失养。瘀血堵 塞脉道,水液运行不利而渗出脉外,水液又进一步压迫脉道,加重中风病急性期病情。 其次中风急性期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三焦气机紊乱,痰热互结,消烁津液,而出现便 干、便秘症状。腑气不通,病邪上犯,蒙闭清窍则可见神识昏蒙,使病情加重。近年 有医家认为,对于中风病急重症,只要患者不是极虚欲脱,皆可应用通腑攻下之法, 且越早越好,通腑攻下法可作为中风病急性期治疗之常规大法。现代研究发现,在中 风病急性期,胃肠蠕动受到抑制,肠内容物停留,肠源性内毒素大量吸收,进一步加 剧了脑循环障碍。通腑攻下法可以排除积于肠中的代谢废物 ,从而改善脑血液循环, 有利于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能够起到排毒护脑的作用。所以瘀血痰浊腑实理论 得到广大医家的认可,大量的临床实践己经证实了它的有效性。另外毒损脑络的提出, 亦很大程度丰富了中风病的病因学说,并为临床提出了一种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缺血性中风病位在脑,其发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各种病理因素长期累积,反复 影响脑络,“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最终瘀血阻于脑络。痰热腑实是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一种重要证型,其病机为瘀血痰浊阻络、腑实不通。针对此病机 结合导师多年研究经验,我们拟定了活血利水通腑汤。本研究拟观察活血利水通腑汤 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型的临床疗效与机制,以便探索出治疗缺血性中风 病急性期的有效方法。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 1995 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 诊断要点》[2]中关于脑梗塞的诊断要点制定。 (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①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②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③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梯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④发病后 1-2 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⑥头颅 CT 或 MRI 检查证实颅内梗塞灶。 ⑦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 (2)脑栓塞 ①多为急骤发病。 ②多数无前驱症状。 ③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 ④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⑤有明确的栓子来源,心源性或非心源性。 ⑥头颅 CT 或 MRI 检查证实颅内梗塞灶。 (3)腔隙性梗塞: ①发病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②多无意识障碍。 ③临床表现都不严重,较常见的有纯感觉性卒中、纯运动性偏瘫、共济失调性轻 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或感觉运动性卒中。 ④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颅内腔隙性梗塞灶。 2.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2 年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载的 《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的标准执行。 (1)病名诊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