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孔介质中颗粒形状及运移距离对弥散系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用一个长200 cm的有机坡璃六面体模型,在其内分别装填
不同圆曲率的颗粒,以亮蓝为示踪剂模拟一维多孔介质水流及溶质运移行
为并运用图像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的穿
透曲线均出现了一定的早到与拖尾现象,即非费克现象,且这种现象随颗
粒圆曲率减小而越明敁;弥散系数D随着颗粒圆曲率的减小、运移距离的
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多孔介质;溶质运移;弥散系数;颗粒形状;尺度依赖
中图分类号:TU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7)1引言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表征在一定流速下,某种污染物质在多孔介质中弥
散能力的参数,它是综合反映溶质和多孔介质特性的参数。为Y研宄多孔
介质中污染物运移的规律及机制,众多学者幵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宂,了
解溶质在多孔介质中的物理化学反应。Sudicky等人在受控的实验室条件
下,在一个淤泥层的薄层土壤中注入示踪剂,来研宄非反应性的溶质运移。
由于各土壤层屮示踪剂的弥散交换,导致穿透曲线出现拖尾现象[1]。
Yates在均匀流条件下使用恒定浓度或恒定的水流边界条件和线性的或指 数增长型的弥散系数得到了一维解析解[2, 3]。Huang等人在稳定的饱和 流条件下用一个内装填有均质与非均质材料的长土柱来进行实验室示踪 实验,用以研宂溶质运移,发现弥散系数具有尺度效应[4]。弥散系数与
颗粒特征如颗粒尺寸、颗粒形状有着相关性,颗粒形状可以用圆曲率表征,
且其影响着颗粒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孔隙比、内摩擦角和溶质渗透性[5?
7]。国内外学者较多的研究了颗粒尺寸对溶质运移的影响,而颗粒形状对
弥散系数的影响却涉及很少,因此笔者选取了 3种不同形状的颗粒来研宄
圆曲率及实验室尺度对溶质运移的影响。
2理论基础
多孔介质中常用来描述溶质运移的表达式为对流-弥散77程即ADE。此
模型适用于均质,各向同性介质屮的一维溶质运移并且水流均匀,忽略溶
质在动相与不动相之间的质量转移。方程为:
式(1)中C为示踪剂浓度(M/L3),D为弥散系数(L2/T),v为平均
水流速度(L/T) x和t分别表示距离(L)和时间(T)。
运用ADE模型模拟精度的高低用相关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來评
估,这两参数的小大说明了实验真实值与模拟值之间拟合程度的高低,它
们的数学表达式分别为:
3实验模型与步骤
3.1实验模型
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主要包括以下5个部分,分别为进水箱、模型
主体、测压管、出水箱以及检测装置。模型主体是由一个长200 cm、宽 10 cm、高3 cm的有机玻璃体组成,其两端分别连接进出水箱,通过调节
进出水箱高度来控制水头,模型主体上端运用相机记录溶质运移的过程。
而模型中填充的颗粒分别为2. 5 mm的玻璃珠、2. 0?3. 0 mm的白玉石、2. 0?
3.0mm的石英砂,其中石英砂表面有棱角圆曲率最小,白玉石较石英砂表
面平滑接近球体圆曲率次之,而玻璃珠形状为球体圆曲率最大。实验过
程用到的器材及药品见表1。
3.2实验步骤
将实验装置组装好,检查装置是否漏水,确保实验在不漏水的
条件下进行。
流量调整为0.4 mL/s,待水位稳定后,在模型的主体进水处瞬
时注入20 mL、0. 5 g/L的亮蓝溶液,同时幵始计时,每隔一定的时间,
用相机同时进行记录,并记录好对应的时间与编号。
—次实验结束后,将模型中的水排空,并用自来水反复冲洗,
变换填充物,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组实验。
实验结朿后对所得照片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穿透曲线。
4多孔介质溶质运移实验结果分析
图2为流量在0.4 mL/s的条件下做出的三种颗粒的穿透曲线图,其
中,Q为渗流流量,E表示实验值,S表示模拟值,表2为不同圆曲率颗粒
中ADE拟合参数值。通过分析知道,实验中填充的颗粒不均匀会导致出现
一定的优势流,因此会出现穿透曲线的早到现象,而颗粒与模型的吸附也
会导致曲线出现一定的拖尾现象,且随着圆曲率减小,颗粒越不规则,粗
糙度越大,非费克现象越明显。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大,示踪剂在多孔介质
中弥散的越充分,停留时间也越长,因此亮蓝浓度随之
降低,到达峰值时间推迟,并且曲线主体分布变宽。分析表2发现,
随着圆曲率减小,颗粒越不规则,排列越疏松,孔隙度随之增大,亮蓝弥 散越完全,因此穿透曲线峰值随之减小,D随之增大。同时发现拟合参数
r2值均大于0.9,而RMSE值则很小,均小于0.1,因此运用ADE对一维多
孔介质溶质运移结果进行拟合总体效果较好。
5结论
采用三种不同形状的颗粒在不同流速下及不同运移距离的条件下进
行溶质运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填充体的穿透曲线都出现早到、拖
尾即非费克现象,且随颗粒圆曲率的减小现象越明显;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实训工单.docx VIP
- 第九章讲 食品干燥机械设备.ppt VIP
- 【中职专用】语文(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4.1《活动策划》 课件.pptx VIP
-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docx VIP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小河淌水》课件.pptx
- 学术英语(医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天津医科大学.docx VIP
- 附着式脚手架(爬架)安全管理.pptx
- 2022年吐鲁番市鄯善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pdf VIP
- 危害因素辨识环因素辨识.ppt VIP
- 高中英语学习兴趣培养.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