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新乡医学院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外科学 授课题目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授课对象 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 时间分配 1学时 课时目标 掌握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因和途径,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措施 熟悉 前列腺炎、附睾 睾丸炎、急性尿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了解 急性肾盂炎、肾积脓、肾周围炎和肾周围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授课重点 重点讲述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因和途径,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措施 授课难点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因和途径,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措施 授课形式 多媒体 授课方法 大班理论课 参考文献 外科学第7版教科书 吴在德主编。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吴阶平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泌尿外科手术学》 梅骅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思考题 1.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因和途径 2、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治疗及防治措施 教研室主任及课程负责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 课程负责人(签字)张英杰 年 月 日 2010 年 8 月 13 日 第五十三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第一节 概论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的任何部位有致病菌繁殖引起疾病,称为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感染。非特异性感染是很常见的疾病,不仅是泌尿外科医生,而且是妇产科、内科、儿科医生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当今抗生素药物日新月异的生产,品种不断的更新换代,但尿路非特异性感染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仍然是上述各科教科书中重要的一章。今年来对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到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为探索预防措施尤其是预防复发提供新的思路。 泌尿系统对感染的防御功能和起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尿道口皮肤黏膜的细菌是停留在该处的一群微生物,称为正常菌丛。在致病菌没有达到一定数量时,正常菌丛对致病菌起到拟制平衡作用。 绝大多数致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能产生黏附素,这些物质能于尿路黏膜上皮细胞受体结合,黏附于尿路黏膜后定居,繁殖,终而侵袭组织而引起感染。 尿路上皮细胞能分泌粘蛋白、粘多糖等物质,具有抵制细菌黏附作用,起到一层把喷壶屏障作用。当受损时这种屏障遭到破坏,易致感染。 一般情况下,细菌所致下尿路感染,不能造成上尿路感染,但在输尿管开口活瓣机制遭到破坏,或功能不全时易引起上尿路感染。 诱发尿路感染的因素 致病菌是感染的主要条件,由于泌尿系统的病理基础,破坏了天然的防御机制,即可诱发感染。重要的病理基础有五种: 梗阻因素 机制抗病能力减弱(疾病存在) 医原性因素 肾实质性病变 妇女的尿道解剖特点 病原菌 最常见的是来自消化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约占85%以上。其次是变形杆菌,克雷白希菌属,类链球菌,绿脓杆菌系占15%。无论是杆菌或是球菌皆是先在会阴部定居。 大多数是由一种致病菌感染,但也有两种或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致病菌偶可为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雷菌、原虫等或病毒感染。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 血行感染 淋巴感染 直接感染 临床类型 根据致病菌感染途径和感染的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又可分为 内科性感染——急慢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外科性感染——肾脓肿、肾周脓肿、化脓性感染 下尿路感染以急慢性膀胱炎、尿道炎多见,大都是上行性感染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常见的是急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 国外把急性膀胱炎称为“尿频、尿痛综合征” 把无菌性膀胱炎称为“尿道综合征” 尿路感染的复发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再犯(Relapse),于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不久症状又再出现,病原菌仍为首次病菌。另一种重新感染(reinfection)本次感染为另一不同细菌-所致。 有人建议将尿路感染分为四种模型: 第一次感染:时常可在门诊治疗,常不能发现起发病原因。占1/4病变日后将复发。 未消退细菌尿:说明治疗不充分,其原因有:细菌有抗药能力,在治疗过程中产生 突变菌种,感染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所致,初诊未发现,治疗后始发现尚有其他细菌:于治疗过程中另一细菌侵入。 3、 固执性感染:只治疗尿细菌消失,不 又再出现,常见于有感染的结石,单侧猥琐性肾盂肾炎,有感染的憩室等。 4、新感染:有一次感染之后的所有一切感染皆属这一类。 诊断后治疗原则 急性期泌尿生殖系感染有比较典型的治疗表现,诊断上一般无特殊困难。慢性感染的诊断与定位往往要在反复检查后才易确定。在诊断中还应注意寻找病灶和引起感染的病理基础。对病原及病变程度也必须有一个精确的估计。 尿标本的收集 尿细菌培养和菌群计数,以及药敏实验 治疗原则包括全身支持治疗,抗菌治疗,对症治疗以及原发病灶和并发症的治疗。 第二节 上尿路感染 一、肾皮质化脓性感染 肾皮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