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栖霞市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考及对策.docVIP

对栖霞市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考及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栖霞市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发展生态工业、成就绿水青山、打造宜工宜商宜居 宜游的环境己成为栖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然而经济总量偏低,质量 不高,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水平低等问题依然存在。为促进栖霞市生态工业 发展,栖霞应从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打造发展载体、推进两化融合等方面 着手,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促进栖霞经济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栖霞市;生态工业;对策 一、栖霞市生态工业发展现状 栖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最具胶东风情的绿色新城的奋斗 目标,提出了 “打造支撑有力、引领未来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的具体要 求。近年来,栖霞牢牢把握“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不动 摇,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工业结构, 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2016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完成工业增加值74亿元,同比增长10. 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亿元, 同比增长10. 2%,实现利润18. 1亿元,同比增长14. 5%。 生态工业经济己成为栖霞市经济发展主方向 栖霞市地处烟台市中心地带,素有“胶东屋脊”之称,白洋河周围被 国家列为“湿地”保护区,而且是烟台市区的主要水源供应地。由于地理 位置的特殊,栖霞市委、市政府,很早就提出了 “生态立市、工业强市、 产业兴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出台了加快生态经济特别是生态工业经济 发展的意见。到2016年底,生态工业经济已初步形成五大产业集群,分 别是高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科技矿业新能源产业, 为我市生态工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一体两翼”生态工业发展布局已初步形成 按照突破“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园区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 步完善,承接烟台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为生态工业经济发展培育了 良好的发展载体。北翼的经济开发区已培育成高端产业发展的龙头。南翼 的桃村镇借助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品牌优势和烟青城际铁路开工建设的机 遇,加大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力度,着力打造烟台市上星城和栖霞南翼经济 屮心。 产业升级进展顺利 努力提升传统产业、做强优势产业、膨胀新兴产业,形成了 “高端装 备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科技矿业”五大优势产业。2016 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业规模达到58亿元以上。清洁能源产业风电和光 伏发电装机总量达到63万千瓦。新材料产业以核晶陶瓷、鸿庆包装等项 目改造为重点。电子信息产业以华安通讯“5G”网络、红壹佰照明新型LED、 柳鑫新材料扩能改造等项目为重点,年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0%以上。 尽管栖霞市的生态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 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全市确定五大优势产业2—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由传统机械制造向两 化融合、研发生产智能产品的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升级改造任务艰 巨;电子信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高科技产品研发生产仍是短板;新材料 产业只满足于产品初级加工应用,在玄武岩连续纤维深加工、石英砂向玻 璃触摸屏节能技术、保鲜膜向光电一体化等高端产品领域拓展不深不宽; 科技矿业方面,H前产业装备水平得到提档升级,但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 为产业、经济优势,特别是智能化矿山管理、资源精深加工与同行业之间 差距较大,需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掌握重大关键核心技术。 二、发展对策 为了更好的推动栖霞市生态工业发展,结合木市生态工业现状、趋势 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需要,建议如下: 持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面对工业经济发展新形势,坚定高端高质高效和特色化发展方向,围 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坚持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提升并重,新项目 引进和老企业改造并重,膨胀总量和培育骨干并重,着力推进工业强市建 设。要彻底转变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传统观念,突出以质量和 效益为中心,在保持工业规模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g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源?y源消耗的下降,环境污染的减少, 把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谋划思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的 全过程。 打造生态工业发展载体 一是加快三区融合,打造20公里生态工业经济长廊。加快开发区、 臧家庄和松山对接融合步伐,推进三区一体发展,按照生态工业园区的标 准和要求,搞好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水平,加快融入烟台 蓝色经济区,培育高端产业发展龙头和生态工业经济隆起带。 二是把台湾农民创业园打造成生态创业园区。实行镇园一体、统筹发 展,围绕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产业,积极承接 周边城市产业转移,抓好台资项目引进建设,打造栖霞生态工业南翼中心。 三是其他镇街应结合当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特点,因地制宜发展 生态工业。 挖掘潜力,焕发传统产业生机 要深入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和园区潜能,发挥各种要素聚集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