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意义 学习这门学科有用吗? 它究竟能用来干什么? 第四节 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意义 1、解决现实存在的重大问题 任何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都要顺乎其有关规律,讲究工作方法和艺术,而且工作过程越复杂,就越要有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指导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数学教育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在当前改革的大潮中,数学教育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面临着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数学教学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不相称,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新教师来说,学习和研究数学教育学更有它特殊的重要的意义。 画龙点睛透视我国数学教育: 教育观:苦读+考试;数学观:计算+逻辑 特点:知识窄,基础实,训练严,考题难 重此失彼:重智,轻德,虚体,忽视美劳 重此失彼: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 重结果,轻过程;重智力培养,轻非智力开发; 重逻辑思维,轻非逻辑思维;┉┉ 现象: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 (温家宝;好;活)(易中天:四项原则,三维坐标) 转变:好胜心→好奇心;做学答→做学问; 教学问→教做学问+教做人; 为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为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学会知识→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 造,学会生存。 解题教学新八股: 2、求得对教学的深入理解,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 案例:幼儿园小女孩学“集合”(见附件) 听完这个案例之后,我们要问: 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说出你最想说的话来. 课例说了些什么事实?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道理? ①“女教师”是怎样组织“集合”教学的?为什么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是“女儿”所回答的?幼儿园里的“男孩子集合”、“女孩子集合”、“白孩子集合”、“黑孩子集合”与作为原始数学概念的集合有什么区别? ②“女儿”为什么说集合学习“一点也不难”?又为什么要强调匙子和土豆都“站起来”?这到底是“教师”的教学内容问题,还是“学生”的学习基础问题,抑或是“数学家”的评估方式问题?如何认识“女儿”学习中的错误? ③世界上所有的匙子或土豆“组成的集合”与“幼儿园里部分孩子(男、女、白、黑)”组成的集合有无不同?对于幼儿园孩子认识集合概念而言,是“女教师”的教学不对头,还是“数学家”的提问不恰当?幼儿园能不能渗透集合概念? 我们提出4点看法: (1)教师传授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的传统认识并不可靠。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认识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3)用数学家的思维来要求学生并不恰当. (4)女教师教学设计的改进意见. ① 举例应避免非本质属性 ② 设计要能引起认知冲突. ③ 反馈环节太粗糙. 3、克服对教育理论的庸俗化理解 在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认识上,目前存在着一种庸俗化的倾向。 即认为教育理论应具有可操作性,让实践工作者“拿来即可用”“一用即显灵”。不能直接应用的教育理论,就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理论。 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距离,是由理论自身的特点造成的,不超越现实的理论,就不可能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教育理论的首要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认识问题,而不是处方式地去解决问题。 理论理论总是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愈是贴近实践的理论就愈不像理论。 过于结合具体实践的理论,往往丧失了理论的品性。理论适度远离实践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不能忘记教育理论的层级和类型差异。 不同层级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很不相同,操作层面的理论是为了求得理性的行动,观念层面的理论是为了达到对理性的理解与解释。 教育教育基础理论是提供一种价值观念上的引导,通过对实践者观念的影响,间接地对教育实践发生作用,其与实践的结合较为间接,但发挥的作用更深刻、广泛和持久; 教育应用理论提供的则是教育行为的模式和准则,往往可“技术化”为一系列的环节与步骤,直接为教育活动提供行动方案,其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直接,但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人既是教育理论的载体,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便统一在中介“人”身上。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离开了“人”这个中介环节,教育理论就只能束之高阁。 因为教育理论不可能直接支配教育实践,不能代替实践主体的思考、选择、运用和创造。 教育实践主体既需要深刻领悟教育理论所昭示的理性精神,也需要对教育实践的深刻反思与自觉提升,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理论对实践的作用 所以,在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上,除要求理论研究者要“屈身下嫁”教育实践外,重要的是,教育实践者也必需“躬身迎接”教育理论,而不能简单地“讨伐”和指责教育理论。 对教育理论的应用功能不能做简单、片面的理解。把教育理论转化成操作形态而推向实践,能够立竿见影地迅速在实践中发挥某种效用,这或许只是教育理论联系实践最简单的形式。 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