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儒家幸福的艺术之一:神圣感的确立 上帝死了(Gott ist todt),但是,人们同样也会提供千年之久的洞穴来展示它的幻影。(尼采《快乐的科学》第三卷第108节) “上帝死了”,乃意指基督教道德理想在人们心中已经幻灭或应予破灭。现代西方社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没有上帝的情形下(世俗社会)确立一种神圣的宗教感。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强项 2.1儒家幸福的艺术之一:神圣感的确立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儒家的神圣是建立在内心的,它直接导入每个人的内心。内心中的神圣来源于敬畏,一个有敬畏感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神圣。一个真正有神圣感、有敬畏心的人,哪怕在再凡俗的生活里,也能找到制高点。只要有敬畏心,用心去体贴,用全部生命去体会神圣感,你在最凡俗的生活里也能感受到神圣。 2.1儒家幸福的艺术之一:神圣感的确立 生活中有两类人,有一类人能够把再凡俗的工作,在他的手里升华为神圣的事业;还有一类人,能把手里特别高尚的工作也贬降为比饭碗还低的活。 当你把你手里的工作当成个人生存目标实现工具的时候,那这个工具、这个工作最多仅仅是饭碗或职业而已。相反,如果开始把自己有限、短暂的生命作为自己手里工作实现的工具和环节的时候,你就会把手里的工作升格为神圣的事业。 2.1儒家幸福的艺术之一:神圣感的确立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尽心下》 那种光辉一旦散发出来,哪怕工作再普通,这个工作散发出来的神采就是不一样。所以说,找到敬畏就能找到神圣,一个有敬畏心的人就能找到神圣,找到神圣感的人生活中就永远不缺乏意义。 陈畅 tcc@jnu.edu.cn 儒家幸福观 两个主题 儒家怎样看待幸福?为什么会如此看待幸福? 儒家获得幸福的艺术 1.1现代人理解的幸福 20世纪以来,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技术革新与经济成长足以消除痛苦带来幸福? 但事实是,在世界许多地方,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物质丰富和物欲抬升,并未让人的幸福感同步提升。 1.1现代人理解的幸福 英国新经济基金会对世界178个国家的调查表明,新兴国家如中国,人们的幸福感反而要高于日、韩,更高于美国。当然,据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调查,自1995年的短暂上升后,中国人的幸福感也开始下滑。 经济的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因后者还包含生态休闲、社会福利与公平正义等一系列指标; 幸福也不仅指感官的快乐,因它还关乎人对生命意义的积极体验和整体评价。 1.1现代人理解的幸福 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 1.1现代人理解的幸福 人类的许多危机不源于经济而在人心,不在于贫穷而在贪婪。 建立在欲望简化与精神余裕基础上的幸福观: 幸福是一种自成目的的自我满足,既不靠其他价值提携,也不被任何外物唤起。 1.1现代人理解的幸福 人的自我、内心是由文化、传统所塑造: 在衣食住行之外,人还有文化取向,这东西看似虚无缥缈,其实深植血脉骨髓,它是真正幸福感的根基。 1.1现代人理解的幸福 现代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主要依循西方的思想。 自古希腊以智慧德性为幸福,到启蒙时期以及时行乐为幸福,一路发展下来,西方人对幸福的探求,有感性、理性与德性等不同的路径,形成感觉主义、禁欲主义和理性主义等不同的派别。 此外,还有影响更为广泛的宗教幸福观。 伊壁鸠鲁:肉体无痛苦与灵魂无纷扰。 现代中国人对自己文化中的幸福资源,反倒多有忽视。 1.2幸福:中国文化史四千年反复出现的主题 从词源上看: 幸:指“吉而免凶”,所谓得免于恶为幸。 福:指“无所不顺”,即吉备百顺是福。 两者连言,指人的祈福行为,而非今天所讲的幸福 。 人生三大幸: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世俗观点) 程颐:人有三不幸,少年登高科一不幸;席父兄之势为美官,二不幸;有高才能文章,三不幸也。(儒家精英,德性修养) 1.2幸福:中国文化史四千年反复出现的主题 宋代无名诗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古代士大夫眼中的人生三大幸:生于中国,生为男身,得闻儒家之教。 现代知识分子(公知?):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何祚庥) 儒家讲的思想都跟幸福有关,告诉我们如何获得幸福的方法,甚至有的时候可以说是幸福的艺术,而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来说,幸福是最难得到的东西。 1.2幸福:中国文化史四千年反复出现的主题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的主题是修身。修身的目的是成德,成就个人的道德,但是成德不是唯一的目的,修身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获得幸福,这也是目标之一。 在儒家的思想里面,成德和幸福之间是有直接关联的,不是意味着人的德行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pdf VIP
- 科室运行病历自查及管理.docx VIP
- 2026年基金从业资格证之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历年真题】.docx VIP
- 健康经济学(巴塔查里亚 曹乾)课后判断题 答案Ch-11-comprehension-only.pdf VIP
- 2022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廉洁教育教学课件.ppt VIP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线路轨距、水平检查.pptx VIP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农业资源环境分析实验报告一.docx
- 《企业党建品牌创建与管理指南》.pdf VIP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线路轨向、高低检查.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