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4.03.024
第 卷第 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16 3 Vol.16 No.3
年 月 ( )
年第 期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DITION
2014 6 JOURNA L SOCIAL SCIENCES Jun.2014
2014 3
网络对谣言的自我净化:可能及影响要素
———对人民网研究院调查结果的一项检验与补充
郭小安, 蒲珏伶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 重庆 401331 )
摘 要: 网络既可能是谣言的温床,同时也是辟谣的有效工具,单纯地把网络当成谣言的“罪魁祸首”或把之誉为谣
言的“ 自我净化器”,都有失偏颇,本质上是一种“媒介决定论”思维。 人民网研究院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针对不同类
型的谣言,网络的自我净化能力不同,科普类谣言自我净化能力最强,涉官、涉警、涉富之类的谣言往往是越讨论越
极端;涉及公共安全类的谣言,网络是否具有自我净化能力,有赖于诸多外部条件,因而属于“可控型谣言”。 从几则
“可控型谣言”案例分析后发现,如果谣言漏洞能够在第一时间被指出,政府能及时提供权威的信息,大众媒体、意
见领袖、当事人等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渠道,网络的自我净化功能有可能实现。
关键词: 网络谣言; 自我净化; 影响要素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G20 A 1009-3370 2014 03-0137-07
谣言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它存在于我们 联网加强监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互联网的开
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网络谣言是互联网兴起后 放和自由具有对谣言的净化能力,如果经由充分讨
衍生的新生事物,其动机之复杂、传播之广泛、影响 论,达成“意见的自由市场”,最终能起到谣言“始于
之深远,给现实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 网络,终于网络”的效果。
具有隐蔽性、离散型、虚拟性等特点,使得互联网很 悲观主义者主要从网络非理性、 去个体化、群
容易和谣言联系起来,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把网络 体极化等理论来解释网络谣言的生成。 如汤普森
视为谣言泛滥的“罪魁祸首”。 但同时也有人认为把 (Thompsen)整理了三个重要理论来说明网络沟通的
谣言归咎于网络有失偏颇,本质上是一种“媒介决 弊端:社会线索缺乏(lack of social context cues )、
定论”的思维。 年 月,人民网研究院针对网络 媒体丰富度 (media richness) 、 社会临场理论(social
2012 6
对谣言的自我净化能力,选取了大量的案例,发布 presence theory) ,认为与现实面对面交流相比,网络
了《 网络对谣言的自我净化能力研究报告》,初步提 沟通由于匿名性、虚拟性、社会线索缺乏、身份认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多感官整合设计理念在广告中的 应用.pdf
- 2013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信产业”及其规制 路径.pdf
- 2013年论完美符号“普天同文”的理论构想与传播 机制.pdf
- 2013年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绿色音乐的发展与 传播.pdf
- 2013年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媒体 推动.pdf
- 2013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受众 特征.pdf
- 2013年论文本的普 遍性.pdf
- 2013年试论《人民 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 方式.pdf
- 2013年以形态创新拓展报纸品牌增值空间——《广州日报》“第一纸”和“身边纸”的实践 取向.pdf
- 2013年论新媒体语境下公共决策中的民意 沟通.pdf
- 2015年《穹顶之下》走红的传播学 解读.pdf
- 2014年网络环境下影像传播裂变 研究.pdf
- 2014年以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做强 媒体.pdf
- 2015年从变异学视角审视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以2000年-2014年年五本CSSCI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 为例.pdf
- 2015年手机数据库出版盈利困局及其模式 构建.pdf
- 2014年影响媒体核心价值观三 因素.pdf
- 2015年从传播渠道创新到传播效果提升——浅析大数据时代的对外 传播.pdf
- 2014年网络意见领袖人际影响的跨界阐释_陈 雪奇.pdf
- 2014年由“马航失联事 件”看突发事 件中的失实 报道.pdf
- 2015年弹幕广告_企业营销的蓝海——以哔哩哔哩弹幕网(B站) 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