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率型转码辅助的压缩视频空间分辨率转换方法-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毕业论文.docxVIP

码率型转码辅助的压缩视频空间分辨率转换方法-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毕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I 摘 要 在普适多媒体计算环境下,由于不同接收终端有着不同的屏幕尺寸,无线视频 网络在传输前需要对视频分辨率进行转换。空间分辨率转码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有 效途径。为了减少计算量,转码过程中需要重用解码原压缩码流时得到的运动矢量 和宏块模式等信息。但是,在进行空间分辨率转换时,无论是像素域转码,还是压 缩域转码,由于转码前后视频流的空间分辨率不一致,都很难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 导致转码所得视频的质量大幅下降。因而迫切需要发展新的视频空间分辨率转换方 法,在改善视频质量的同时,保持相对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利用视频的空间分辨率亚采样和视频流码率的减少在频域上的等价性,提出一 种码率型转码辅助的视频空间分辨率转换(TARC)方法。与传统空间分辨率转码方法 不同,其在进行转换时先不改变视频的空间分辨率,而是直接通过解码器对压缩视 频流进行解码,再利用解码得到的视频运动矢量和宏块模式,根据目标空间分辨率 对应的码率对视频进行重新编码,即利用码率型转码先把源压缩视频流转为目标空 间分辨率对应的压缩视频流,而将视频序列的重采样放在用户端播放之前实现。在 对解码视频流进行重新编码时,主动把帧间编码帧的部分高频离散余弦变换(DCT) 系数置零,在隐式实现频域亚采样的同时,保持了视频信号空间分辨率不变,从而 避免了运动矢量和宏块模式合成不精确的问题。而且,由于被主动置零的高频系数 无需进行计算和编码,因而也有利于减少计算量和传输带宽。同时,由于接收端的 重采样分辨率与码率型转码中频域亚采样的分辨率相匹配,因而可以有效抑制重采 样引起的混叠效应,保证视频质量。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视频空间分辨率转换后的率失真性能。 与传统视频空间分辨率转码所得结果相比,转换视频的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能 提高 2dB 左右,而且易于实现任意比例的空间分辨率转换,从而能够更好地支持多 媒体流适应应用。 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嵌入式多媒体流计算的自适应机制与 跨层优化(编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质量驱动的无线视频流 转码理论与实时码率调节机制(编号:2010CDB01604)”和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 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0MS014)的支持。 关键词:多媒体流适应,视频转码,视频空间分辨率转换,主动置零法 II II Abstract In pervasive media environments, users may access and interact with multimedia content o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and terminals with different screen sizes. A video adaptation tool or system is needed to generate a presentation for the video stream with a new resolution to meet user needs in customized situations. Spatial resolution transcoding 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responding to this challeng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complexity, it is imperative for the transcoder to avoids motion estimation and mode decision partially by reusing the decoded motion vectors and macroblock mode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efficiently reuse the motion vectors and macroblock modes for both the pixel-domain scheme and the DCT-domain scheme because of the inconsistencies of the spatial resolution for video streams before and after transcoding, which leads to a sharp degradation of quality of the transcoded videos.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