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刀松解枢椎棘突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杨才德1鱼灵会1于灵芝1赵惠2宋建成1王丽华1程涛3陈积慧1 付旺宁1王剑1
(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兰州730020)
(2陇南市中医院 746000
(3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730000)
【摘要】目的:探求针刀松解枢椎棘突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43例采用针灸治疗,B组45例采用针刀松 解枢椎棘突方法。结果:A组治愈率60.47%, B组80.0%, AB2组比较(Plt;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松解枢椎棘突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疗效确切。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枢椎棘突 针刀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 (2013) 34-0070-02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 CSA)是常见病、 多发病,笔者将CSA患者随机分成针灸和针刀2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 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临床病例全部来自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门诊以及住院部治疗的 CSA患者,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性别、年龄、病 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gt;0.05),说明两组之间均具有可比性。
表1 A、B、C三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Pgt;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⑴及1992年第2 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拟定[2]。
曾有猝倒发作,并伴颈性眩晕。
旋颈试验阳性。
X线摄片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多伴有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方面的症状。
1.3研究必需品
药品:0.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材料:碘伏消毒液、医用棉签、定点笔、创可贴、无菌手套、帽子、口罩等;
器械:汉章牌4号针刀、针刀专用治疗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场所:兰大一院东岗院区中医疼痛康复科、彩超室、检验科。
2治疗方法
2.1A组(针灸治疗)
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3]中颈椎病的治 疗方法制定。主穴:颈夹脊穴、百会、风池、肩贞等穴。配穴根据症状部位、证 型加减:足三里(双侧)、脾俞、胃俞、丰隆(双侧)、太冲(双侧)每次单侧选4?6穴。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针刺部位严格消毒。取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常规针 刺,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留针30min后出针。
针刺治疗10次为一疗程,体息Id, 2疗程后评价疗效。
2.2 B组(松解枢椎棘突)
2.2.1体位:俯卧于河南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XYST-9型手法按 摩床(针刀专用治疗床),放低床头,让病人曲颈低头,尽量敞开颈部术野,保 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2.2.2体表标志:枢椎棘突,从枕外隆凸正中线向下触摸,首先触到的是枕 下凹,然后触到的便是枢椎楝突顶,深压吋可触到一骨性隆起,较其他棘突粗人。
2.2.3定点:在枢椎棘突上外侧骨缘,定一点,若两侧均有压痛吋,可同吋 定点。
2.2.4麻醉: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在定点部位触清骨点,用 手指压住,穿刺针直达骨面,同时冋吸,无冋血后退出式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 液适量。
2.2.5针刀操作:先以左手人拇指找准并按压在棘突尖上,刀口线与躯干纵 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紧贴左手拇指并沿按压方向进针,快速刺入皮肤,直 达骨面,沿头后大直肌肌纤维方向纵行疏通剥离2?3次,再垂直肌纤维方向贴骨 而横行铲剥2?3次,再沿头下斜肌肌纤维方向纵行疏通剥离2?3次,再垂直肌纤 维方向贴骨而横行铲剥2?3次,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针眼压迫止血,用创可贴 贴覆即可。注意颈部保暖和制动。
3次为一疗程,每次一般间隔5日。症状消失者,无须坚持3次。一疗程后 评价疗效。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⑴拟定。
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无复发。
好转: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随访期间,偶有加重,但 治疗后减轻。
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稍有减轻。随访期间,眩晕等症状时有发生,明 显影响工作和生活。
3.2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在国际通用的SPSS10.0统计软件上分析,进行X2 检验,Plt;0.05吋被认为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3.3治疗结果(见表2)
表2 A、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治愈率比较,X2二4.03, Plt;0.05o
4讨论
从表2可以看出,A组总有效率88.37%, B组总有效率95.56%, 2组比较, Pgt;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针刀松解枢椎棘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A组治愈率60.47%, B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