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免疫与胆碱能系统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免疫与胆碱能系统研究 李丽娜1焦志华2(通讯作者)宗蕾2 ( 1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20 12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上海200437) 【摘要】随着针灸治疗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步开展,现认识到针灸与免疫具有 密切关系,国内外对针灸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 近年来发现针灸和胆碱能系统的关系密切,胆碱能通路的激活可以减少多种促炎 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的发展,从而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针灸免疫胆碱能系统【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3) 36-0021-03随着针灸在医疗中的广泛使用,越 来越多的疾病可以尝试使用针灸治疗,同时大量的文献报道针灸可以有效的调节 机体的免疫功能,这种调节主要表现以整体性和双向性为其规律和特点[1],既 往认为内啡肽系统在针灸调节免疫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在针灸调节免疫功能 机制方面未有明显进展,近年来胆碱能通路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木文就针灸与胆碱能系统的关系进行综述。 1历史由来自从Tracey等研究发现副交感神经主要的神经递质ACh在 体外能有效地抑制巨噬细胞释放TNF-alpha;等促炎因子,刺激传出迷走神经 可有效地抑制脓毒症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展后[1], Borovikova在2000提 出胆碱能抗炎通路的概念,它主要是各种刺激作用于机体特定部位,特别是外周 迷走神经,由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Ach与alpha;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 (alpha7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lpha;7nAChR)结合后发挥作用.作用 机制是通过抑制TNF-alpha;及IL?1和IL?6释放,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产 牛与释放不受抑制,从而抑制炎症反应[2]。 2构成胆碱能神经元(cholinergicneuron):以乙酰胆碱(ACh)为递质的神 经元称为胆碱能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在中枢分布极为广泛,如脊髓前角运动神 经元,包括其轴突发击到润绍细胞的侧支,丘脑后部腹侧的特异性感觉投射神经 元等都是胆碱能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各个环节、纹状体、边缘 系统的梨状区、杏仁核、海马等部位都含有ACh.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是由副交感 神经的节前和节后纤维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 血管纤维以及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末梢所释放,在神经纤维末梢与胆碱能神经元 的胞质内合成,合成后的暂时储存在突触囊泡里当兴奋冲动传导到神经末梢时, 暂时储存在突触囊泡的就以量子式释放囊泡到突触间隙,作用于乙酰胆碱能受 体产生免疫调节作用[3]。 非神经性胆碱能神经元1998年Wessler提出非神经性ACh系统(n o n -n e u r on a lacetylcholine system, NNAs)的概念,认为非神经支配的细胞内有 ACh存在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非神经细胞合成的ACh以自分泌或旁 分泌的方式,通过与膜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也可通过直接与细胞内信号分子 的相互作用发挥效应。主要有:1、上皮细胞:包括呼吸道上皮细胞与肾小管上 皮细胞等。2、内皮细胞:脑微血管、主动脉等内皮细胞。3、免疫细胞:白细胞、 淋巴细胞等。4、其他:间质细胞、星状胶质细胞、干细胞等。NNAs在哺乳动物 非神经细胞中广泛存在引起学者的极犬关注,特别是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其对 免疫功能的调节就是通过表面的非胆碱能受体实现的[4]。 3胆碱能调节机制既往文献报道阿片肽系统参与了针灸的这种调节作用,但 该作用不能完全被纳络酮所阻断,说明还有其它途径参与这一过程最近发表在 nature的研究显示alpha;7nAChR(alpha;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抗炎免疫 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胆碱能受体主要有M型毒蕈碱型受体和N型烟碱型 受体,其中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是由多种亚单位(alpha;l-10^ beta;l-4^ C、D和E单位)构成的同源或异源五聚体受体,属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家族, 是神经元型nAChR的一种亚型,与alpha;-银环蛇毒素有高度的亲和力,5个 alpha;7亚单位构成的同源五聚体,5个亚单位环绕形成一个中心孔道。各亚单 位接合处共有5个配体结合位点,配体与此位点相互作用改变受体的功能状态。 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肠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神胶质细胞等均表达A7nAChR[5]o 目前认为胆碱能抗炎通路的机理主要包括:抑制细胞的分化与成熟;促炎细 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减少;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杀伤功能减弱。胆碱能抗炎 通路的受体为alpha;7nAChR,它在抗炎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与alpha;-银环蛇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