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门槛模型:一个社会学形式理论的建构与拓展
Threshold Models:The Formation and Extension of a Formal Theory inSociology
作者:
刘炜
作者简介:
刘炜,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
形式理论如今己在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微观 经济学更是经典形式理论中的代表。反观社会学领域,经 典形式理论却少之又少,马克?格兰诺维特的门槛模型可 谓少数中的范例。针对社会学形式理论的稀缺现状,木文 旨在解析门槛模型的一系列建构和拓展思路,并通过与微 观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做比较,试图发现社会学形式理论的 独特之处。为了对此做充分讨论,笔者将首先深入简单门 槛模型的形式化与数理化过程,逐一梳理其建模思想,并 展示后续模型的延展逻辑;其次,从行为假设的形式化、 社会过程的数理化以及形式理论的延展性这三个方面,具 体辨析微观经济学理论与门槛理论的建模差异,并尝试总 结两者的特点。
Formal theories have been broadly used in social scienee.Especially, the whole Micro-economics is a typical application, whi1e in sociology formal theories are quite few. Fortunately, Mark Grannovetters threshold models seem regarded as a paragon of fonnal theories. Owing to the scarcity of formal theories in sociology, we will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extension of threshold model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pproaches to formal sociology. First, we will illustrate the formalization and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simple threshold model, and explain the logic of
theory accumulations in two complex
ones.Secondl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conomics and threshold models wi 11 help us generalize the special charactcristics of formal thcorics in Sociology.
期刊名称:《社会学评论》
复印期号:2016年06期
关键词:
社会学形式理论/门槛模型/微观经济学 Formal
Theories in Sociology/Threshold Models/Micro- economics
在社会科学领域,形式理论(formal theories )已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相较于 一般经验研究,形式理论的建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主要基于经验事实的理论抽象, 而是通过设置若干基础假定’仅以此进行逻辑推导”并得出新的结论或猜想。这_ 与经验硏究截然不同的理论生产方式,有其独特的建构逻辑。一方面,形式模型是 一种以形式语言,尤其以数理语言,来表述解释逻辑的研究方法。演绎性与精确性 就成为其理论建构的固有特点;另一方面,一个形式模型的解释逻辑越是能得到多 样化拓展,说明该模型越是具备扩大解释范围的潜力。理论外延的可变大小也直接 关系到形式模型的优劣。由此来看,一个社会科学取向的经典形式理论应当具备以 下三个特征:1?形式化:针对一个在经验层面重复出现的机制性问题,试图建立简
明扼要的行为假设,并只基于给定的行为假设推论这一社会过程,而不囿于纷繁复
杂的经验现象或者反复无止的概念阐释;2.数理化:为了避免歧义,将理论逻辑转
化成更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并以数理模型而非以案例叙述或统计分析的方法,解析 其社会过程;3.延展性:在一个简单形式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修正原有的行为假设 和解释机制,完成理论的有效积累。并且,这一积累逻辑不应只流于跨领域式的理 论扩张,而更有待于促成模型的范式性修正。
微观经济学理论就是经典形式模型的一个代表。在一代代经济学家的努力下, 最初,从亚当?斯密对市场的描述中,抽象出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市场供求关系, 完成了理论的形式化塑造;其次,“边际革命奠定了供求分析的数理基础,并在 数理推演上不断深化〃效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