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国编辑出版史课件第七章 明及清前期的编辑出版.pptVIP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国编辑出版史课件第七章 明及清前期的编辑出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明及清前期的编辑出版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编辑活动 第三节 明代的图书出版事业 第四节 清代前期的图书出版事业 第五节 明清的印刷技术及图书形制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图书流通 第一节 明清编辑出版业发展的背景 (一)明代图书事业发展的社会因素 1.经济繁荣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市民阶层及广大民众对图书的需求 3.统治者对文化及图书出版事业的重视 4.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 (二)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 1.尊孔崇儒 2.开科取士 3.提倡理学 4.重视图书的编纂、典藏及整理 (三)明清对图书出版的管制 1.明代对图书出版流通的管理 2.清代的文字狱与禁书运动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编辑活动 (一)明清的政府编纂机构 翰林院 (二)类书的编纂 1.《永乐大典》 2.《古今图书集成》 (三)丛书的编纂 《四库全书》 (四)史籍的编纂 1.修起居注 2.修国史 3.修前代史 (五)地方志的编纂 (六)清代的考据学及其主要著作 (七)戏曲与通俗小说 第三节 明代的图书出版事业 (一)由内府到地方的官刻 1.中央内府刻书 经厂本: 纸好、字大、但内容不精。 藩府本:底本好、校勘精、质量高。 书帕本:最滥,被称为“灾木”。 2.国子监刻书 (二)私家刻书及贡献 正嘉年间,私刻掀起复古影宋热潮,几可乱真。 最大的私人刻书家—毛晋汲古阁:藏书84000,刻书40多年,600余种,含《十三经》《十七史》《六十种曲》《津逮秘书》。 (三)民间坊刻的特点 (四)明刻本的特点和缺点 (五)明代刻书地区的分布及变化 刻书中心 吴最精,闽最多, 越皆次之。 第四节 清代前期的图书出版事业 (一)官刻本与武英殿刻书 康熙年间建武英殿刻书处 (二)精审的私家刻书 王士桢《渔洋精华录》,纳兰性德《通志堂经解》,黄丕烈《士礼居丛书》,顾千里《思适斋丛书》 (三)坊刻的兴盛 坊刻:南北两京、苏杭二州 李文藻、缪荃孙、孙殿起、雷梦水都写过《琉璃厂书肆记》 (四)清代前期刻本的特点 (五)清代前期刻书地区的分布及变化 宋、元、明、清刻书比较 第五节 明清的印刷技术及图书形制 (一)活字印刷的发展 明清两代的活字印刷 明代,使用木活字的地区已普及到苏州、杭州、南京、四川、福建、云南等地。明朝用木活字印刷的书籍,至今有名可考的约100多种。 明代用木活字印家谱,到清代更为普遍。浙江之外,江苏、安徽、江西、四川等地,都有 “谱匠”、“谱师”。 清代木活字在全国通行。各地的衙门、书院、官书局,大都备有木活字的店铺。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活动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检字: 按形:部首法、笔画笔顺法 按音:韵部法、注音法、拼音法 号码:四角、号码法等 (二)套版术的成就与版画 1.套版印刷术 (1)源流: 朱墨两色写本-涂色-套版 1)写本时期,为区别正文与注释,就出现两色写本。 2)一块版上分别涂色印刷。 3)多块版分版分色套印在同一张纸上。 (2)发展 印书:明·吴兴闵氏(闵齐伋),凌氏(凌蒙初);内容多经史、戏曲、小说;从两色到五色。 2.饾版和拱花的发明 把版画与套印结合,取“饾钉”之形 明·吴发祥《萝轩变古笺谱》 . 明·胡正言《十竹斋画谱》。 凹凸两版嵌合,使纸面拱起。 北京荣宝斋 上海朵云轩 (三)影刻本 (四)书籍装帧形式的变化 卷轴向册页制的过渡: 受梵夹装的影响: 经折装:长卷纸一正一反折叠(有册无页) 旋风装(有册无页)两种说法。 龙鳞装:旋风装鳞次相错。 册页制: 印本时期的装帧形式 蝴蝶装:版心向内 连翻两页 宋 包背装:版心向外 一张纸作封 面和封底 元 线装:封面封底分开,版心向外。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图书流通 (一)图书发行体系日臻完善 (二)明清的书价 (三)图书发行中的宣传与防伪 * * 清(前期) 明 元 宋 刻书地区 刻本特点 刻书内容 刻书系统(分官私坊)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