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山大学硕士学垡笙壅
中山大学硕士学垡笙壅 史銮垫壅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
对门静脉高压症侧支循环显示的应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硕士研究生: 吴卓
指导教师: 梁碧玲教授
中文摘要
背景
目前关于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在门静 脉高压症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研究较多,但国内外均缺乏提高 侧支循环显示的技术总结及侧支血管形成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报道。
研究目的
1、通过规范扫描时相、增加3D采集厚度及采用减影后处理技术, 评价3D DCE MRA对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侧支循环的作用。 2、讨论3D DCE MRA所显示的门静脉高压症侧支血管的分布规律。
材料和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4年2月共97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
3DDCEMRA,于2003年4月改进扫描方式。其中2003年4月以前 病例采用75~90mm的3D采集厚度,扫描时相以呼吸次数粗略估计, 采集3-5次,2003年4月以后的病人采用120~180mm3D采集厚度,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扫描时相以秒表计时确定,以第一次3D扫描起始时间为0s,依次延 迟至20s、40s、60s、90s,共采集5次。取2002年10月至2003年8 月共30例患者分析技术改进前后对侧支血管显示的影响,包括观察 患者显示的所有侧支血管及其显示的最佳时间,并比较减影前后的 MIP重建图像对门静脉系统血管主干及侧支的显示能力。取2003年 4月至2004年2月改进扫描方式后的85例患者分析不同部位的侧支 循环的形成情况。
结果 1、减影后处理技术:19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以食道下段胃 底静脉为侧支血管的代表,分别对减影前后的门静脉主干和侧支血管 评分,减影前后门静脉主干的显示无明显差异(随机化配对资料的均 数t检验分析,t=2.65,P0.叭),但食道胃底静脉则有显著性差异
(t=9.00,P0.01)。
2、扫描时相与侧支血管的显示:取首次3D扫描起始时间为0s(即 动脉期),门静脉主干显示最佳的时相大部分为20s,仅1例为45s 显示最佳。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通常在同一时相显影,但 有2例肠系膜上静脉晚于前二者显影。侧支循环与门静脉主干显影的 信号强度变化基本一致,多为首次扫描后约20s显示最佳。19例食道 下段、胃底静脉曲张中只有3例显示较晚(40s土5s或60s士5s),有1 例的门脉主干即显影较晚,另2例虽然最佳显影时间较晚,但早期 (20s士5s或40s土5s)均可见少许曲张血管显影。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3、3D扫描块厚:增大3D采集厚度可使扫描范围包括前腹壁和后腹 膜结构,显示了脐/附脐静脉、椎静脉、腰升静脉及奇/半奇静脉等曲 张静脉。 4、2003年4月以后的85例门静脉高压患者侧支血管的检测:
4.1 食道和食道周围静脉曲张54例(发生率为64%),重度曲张
25例,中度曲张7例,轻度曲张22例。胃底静脉曲张57例(发生 率为67%),食道并胃底静脉曲张49例(发生率为58%)。奇/半奇静 脉曲张5l例(发生率为60%),胃左静脉曲张5l例(发生率为60%), 胃后静脉曲张11例(发生率为13%),胃肾分流9例(发生率为11%)。 4.2 脐/附脐静脉曲张27例(发生率为32%),23例与瘤样扩张的 门静脉左支相通,4例单独汇入门静脉主干前壁。脐/附脐静脉经腹壁 静脉向下引流者21例,经腹壁上静脉、胸壁静脉向上引流者10例, 4例同时向上和向下引流。
4.3 脾周静脉曲张8例(发生率为9%),脾一肾分流8例(发生 率为9%),脾周静脉曲张伴脾一肾分流者3例。
4.4 直肠静脉丛曲张24例(发生率为28%),腹膜后和椎静脉曲 张19例(发生率为22%)。 4.5另有少见部位静脉曲张,肠系膜上静脉曲张1例,结肠静脉曲 张3例,空回肠静脉曲张l例,十二指肠静脉曲张1例,性腺静脉曲 张20例(发生率为24%),其中18例为左侧性腺静脉曲张,2例为 双侧并发。
///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结论
1、采用减影后处理技术能提高3D DCE MRA对门静脉高压患者侧 支血管的显示,规范的扫描时相不会遗漏显影较晚的侧支循环,增大 采集厚度能保证前后腹壁侧支循环的显示。
2、3D DCE MRA可整体显示食道静脉和食道外静脉、胃静脉、脐/ 附脐静脉曲张的部位及诸引流血管,发现胃底静脉曲张多于食道静脉 曲张,并有助于经自发性胃肾分流道栓塞胃底静脉曲张等治疗方案的 确定。 3、以胃一肾分流、脐静脉开放为主的下行性分流与以胃左静脉、食 道胃静脉曲张为主的上行性分流之间未发现有明确的消长关系,作为 门静脉高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元共聚有机硅柔软剂及其复配物在棉织物上的应用-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三元共聚高吸水纤维的制备及其保湿膜的初步研制-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 三峡库区万州区典型滑坡成因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三唑酮对TMV的抑制及对烟草抗性的诱导作用-农药学专业论文.docx
- 三峡总公司人力资本投资管理研究-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三旋流燃烧室头部方案设计与燃烧流场数值模拟-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三峡水库成库初期重庆段水体氮、磷的时空异质性-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土壤碳氮的分布研究-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docx
- 三氧化钨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研究-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三峡龙政500KV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三维井间地震运动学正演方法研究-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论文.docx
- 三维动画场景设计色调表现技术研究与实践-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三维卡通流水的建模与绘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三维人物动画中的武术动作再映射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论文.docx
- 三种企业估值模型及其对股票价格解释力的比较研究-资产评估专业论文.docx
- 三维控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三维感应测井仪器刻度与井眼影响研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docx
- 三维扫描信息获取的深度图像配准算法设计及开发-计算机应用专业论文.docx
- 三维掌纹特征提取及识别技术研究-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 三维摩擦接触问题数值解法及工程应用-水工结构工程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