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素与不同基因型大豆营养关系研究-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论文.docx

磷素与不同基因型大豆营养关系研究-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摘 要 本项研究主要从时间、空间、分子水平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大豆与磷素营养的关系, 重点解决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获得最佳产量和质量需要的施磷量,氮代谢主要酶在生育期的 关键控制点.生育期内土壤中磷索的变化规律,大豆子粒球蛋白亚基形成规律及处理间亚基 含量与磷素营养代谢关系等问题,为提高磷肥利用率和专用优质品种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及实施技术的位点。此项研究无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是对振兴大豆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试验于2002~200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糖业研究院试验站进行。试验采用盆栽,二因素 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材料为东农42(高蛋白品种)、台丰25(中间型品种)、东农46(高油 品种)3个基因型品种,在施N量为75kg/hm2,施K20量为75 kg/hm2的基础上。每个品种设 P。、P,、Pm P:54个处理(o、5、i0、15代表每亩施PjOs公斤数),共计12个组合。 本项研究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测定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变化,明确土壤中磷素 变化规律,探索最佳施肥点。二是测定全椿及各器官的于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三是测 定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恬性,功能叶片和子粒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四是测定球蛋白 及亚基积累量。五是测定产量和蛋自质、油分及各种氨基酸、脂肪酸的含量。 通过测定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表明:施磷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有较大影响,提高施 磷量能增加大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但施磷量过高各器官千物质积累反而减少,高蛋白品 种和高油品种分别以P10处理和P5处理为最佳施磷量。干物质分配开花期前以叶为主,花期以 茎为主,花期后生长中心开始转移到豆荚中。 利用凯氏定氮、铝锑抗比色、原子吸收的方法测定了植株全氮、全磷和金钾,结果表明: 施磷对大豆植株及各器官氮、磷、钾积累有较大影响,不同品种不同处理全株及各器官氮索 含量从分枝期逐渐增加,成熟期达到高峰:磷素、钾素含量从分枝期逐渐增加,花期达到高 峰,随后下降至成熟期。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闾表现出适宜的磷水平有利于氮、磷、钾的积累. 高蛋白品种和中间型品种是P。渡b理全株氮、磷、钾积累量最高,高油品种是pI处理全株氮素 积累最高、P。;处理全株磷素积累最高、P”处理全株钾素积累最高.说明适宜的施磷有利于促 进氮、磷、钾达到最佳平衡点。获得较高的积累量。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阊是高蛋白品种的氮 素积累量多于中间型品种和高油品种。高油品种磷素积累量多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 三个品种问钾素含量差异不明显。说明高蛋白品种篙氯量多于中间型品种和商油品种,高汕 品种需磷量多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 利用HCIOr.H:so.法和0.5MNaHCO,法测定了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 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花期和鼓粒期土壤全磷含量较低,结荚期至成 熟期土壤速效磷吉量最低,生育期内高油品种土壤速磷含量始终低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 种.说明高油品种从土壤中吸收的磷煮多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从土壤方面揭示了高 油品种蔼磷量大的特性。 利用磺胺比色法和试剂盒法测定了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不 同品种不同处理功能叶片NR活性从苗期至成熟期逐渐下降.Gs活性最高值出现在结荚期, !一!,一,!,,。。一!型堕些些矍垄鲨:一一, !一!,一,!,,。。一!型堕些些矍垄鲨:一一, ,, 子粒Gs活性扶花后30天开始逐新下降,50~60天达到较绦毽,随后缓慢上舟至成熟期。阔 一品种不同处理间高蛋白品种和中间型品种p”处理叶片NR和Gs活性、子粒Gs活性最高, 高油品种孔处理叶片NR和Gs活性、子粒Gs活性最高。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功能叶片NR和 Gs活性是高蛋白品种最高.高油品种最低:高蛋白品种子粒中Gs活性大于高油品种。并且 高蛋白品种子粒中GS活性维持较高值的时间长。三个品种中高蛋白品种NR和Gs活性最高, 说明其氮代谢能力强,有利于提高蛋白质的含量, 利用考马斯亮蓝G一250法测定了功能叶片和子粒中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 同处理间功能叶片蛋白质含量从苗期至结荚期缓慢下降,结荚期降到最低值.随后逐渐升高, 成熟期达到最大值;高蛋白品种子粒蛋白质含量从花后40天至成熟期一直呈上升趋势.中间 型品种和高油品种子粒蛋白质含量从花后蚰~60天呈上升趋势,60天至成熟期又呈下降趋 势。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高蛋白品种和中间型品种P1。处理功能叶片和子粒蛋白质含量最高. 高油品种R处理最高。同一处理不同品种叶片和子粒的蛋白质含量是高蛋白品种最高.高油 品种最低, 采用变性梯度sDs—PAGe:皂辣法测定了子粒球蛋白亚基的含量,结果表明。网一品种不周 处理间高蛋白品种和中间型品种P】o处理亚基含量最高,高油品种Ps处理亚基含量最高。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