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8
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数字化实验社
化学校本课程
主编:常 娟
指导顾问:周 跃 吴 成 林
作者:常 娟 凌 燕
二0一七年十月
目 录
序
第一章 数字化实验的缘起
第二章 数字化实验的构成
第三章 传感器种类与功能
第四章 国外化学数字化实验的发展
第五章 国内化学数字化实验的发展
第六章 数字化实验案例
实验一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2课时)
实验二 离子反应概念的构建(2课时)
实验三 离子反应中离子数量关系的讨论(2课时)
实验四 数字化实验选择氢氧化铁胶体渗析实验用的半透膜(2课时)
实验五 利用数字化仪器比较强酸和弱酸的pH及电导率(1课时)
实验六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过程热效应的比较(1课时)
实验七 数字化实验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1课时)
实验八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的差异(3课时)
实验九 干燥剂的吸水性(1课时)
实验十 探究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2课时)
序
2014年我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在职研究生,2015年暑期我开始了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南京师范大学给我们安排了数字化实验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由马宏佳教授给我们讲授,这是我首次接触数字化实验。自此,数字化实验在我面前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待数字化实验这门新型的科学实验技术我由当初的忐忑激动逐渐回归平静,同时开始深思:这门信息技术能引入我们普通的城镇中学吗?对于我们普通城镇中学的学生引入数字化实验可行吗?有效吗?如果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效果会怎样?缘,妙不可言!2015年暑期课程结束时,学院进行了导师的安排,我有幸投入到了马宏佳教授的门下!自此,我与数字化实验结下了不解之缘!
特别要提出的是,马宏佳教授长期关注化学教学实验的改革,在研究、总结、推广化学数字化实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马宏佳教授主编的《化学数字化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就是她率领的团队长期研究化学数字化实验的成果!本校本课程的第一章至第五章全部摘录自马宏佳教授主编的《化学数字化实验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希望能帮助我校师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数字化实验!第六章数字化实验的案例也全部是参考的马宏佳教授这本书,同时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入了我的一些思考,将数字化实验和传统的化学实验操作结合起来。
数字化实验对我校化学教学会带来怎样的教学效果,通过本校本课程,我尝试进行一些摸索和研究,以期给化学同行们带来一些经验借鉴!
最后,感谢我的导师马宏佳教授对我的培养和支持!感谢我们张建东校长对我的栽培、支持、信任和关怀!感谢我们教研员周跃主任和我们总务处吴成林主任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第一章 数字化实验的缘起
数字化实验起源于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进入20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输和处理能力迅速提高,因而产生了对信息采集能力的迫切需求,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发展传感器技术并将其视为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键技术之一。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五官的延伸。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称世界已进入传感器时代,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都将传感器技术列为国家重点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并首先应用于国防和科学研究中。
上世纪70年代,研究科学教育的学者也关注到了计算机和传感器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学者Robert Tinker是数字化实验的首创者和命名人。他的团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教学用温度传感器,并在1978年做成了第一个运用传感器的教学实验--萘的冷却曲线实验Tinker, R.. A history of probeware: 2000[EB/OL]. [2016-01-04].
Tinker, R.. A history of probeware: 2000[EB/OL]. [2016-01-04]. /sites/default/files/pdf/probeware_history.pdf.
冷却曲线实验展示出传感器和计算机软硬件结合具有的强大教育潜力。Robert Tinker的团队在许多场合演示这个新奇的实验。1970年代末,该实验在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s Teachers ,简称AAPT)年会等会议上演示,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冷却曲线实验的成功,开辟了数字化实验研究的新纪元。
1980年代,更多的美国科学教育界的有识人士意识到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及相应软件的数字化实验在科学教育中获得广泛和深入的运用,会对提高科学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和开发适合教育应用的传感器、计算机软件和教学实验。时至今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