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燃油喷射电控系统元件结构原理与检测技术
学习目标:
1. 熟悉并理解燃油喷射电控系统各类传感器、执行器和开关信号的结构原理和安装位置;
2. 掌握各类传感器、执行器和开关信号的使用和检测方法;
3. 具有初步分析解决各类传感器、执行器故障的基本技能。
第一节 燃油喷射电控系统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所采用的传感器主要包括空气流量传感器(或歧管压力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等。主要开关信号包括点火开关信号、起动开关信号、电源电压信号等。兹将其结构原理分述如下:
;一、空气流量传感器AFS(又称空气流量计AFM)
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功能是检测发动机的进气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输入ECU,作为其计算喷油时间和点火时间的主要依据。空气流量计按照检测进气量的方式分为压力型(D型)和空气流量型(L型)两种。L型空气流量计又分为体积流量型(包括叶片式、量芯式和涡流式)传感器与质量流量型(包括热丝式和热膜式)传感器。空气流量计在汽车中的安装位置如图3-1所示。
图3-1 空气流量计在车上的安装位置;1. 叶片式(或翼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AFS
它是一种利用力矩平衡原理和电位器原理的机电结合式的传感器,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和价格便宜的优点。丰田佳美、皇冠2.8的5M-E发动机、子弹头以及马自达等轿车都采用过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1)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结构
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主要由检测部件、电位计、调整部件、进气温度传感器和接线插座等组成。电位计由带平衡重的滑臂和印刷电路板上的镀膜电阻组成,安装在空气流量传感器壳体的上部。滑臂固定在转轴上,并随转轴一起转动。
;图3-2 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结构; 2)检测部件:检测部件由测量叶片和缓冲叶片组成,两者铸为一体,固定在电位计转轴上,如图3-3所示:
图3-3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检测部件的结构; ; 3)检测部件工作电路与接线插座: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原理电路见图3-4。空气流量计的内部电路分为两种:图3-4a为模拟控制系统传感器电路,其电源电压12V; 图3-4b为数字控制系统传感器电路, 其电源电压为5V,并取消了限流电阻R。接线插座为7端子插座,分别与传感器内部的电位计、进气温度传感器和油泵触点相连接。端子代号标示在插座护套的相应位置上。
4)进气温度传感器:
(2)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5与图3-6所示,当吸入的空气流过传感器主进气道时,传感器叶片就会受到气流压力产生的推力力矩和复位弹簧的弹力力矩的双重作用。
;图3-5 叶片式(AFS)工作原理简图 图3-6 叶片式(AFS)输出特性
1-滑动触点臂;2-限流电阻;3-镀膜电阻;4-转轴;5-复位弹簧;6-叶片;7-CO调整螺钉
; 1)模拟电路的计算公式:对于图3-4a所示的模拟电路,在计算进气量时,为了避免电源电压UB波动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因此采用信号电压与电源电压之比值来计算进气量QA,即:
(2-1)
式中:QA—体积流量,;C—常数; --电压比。
2)数字电路的计算公式:对于图3-4b所示的数字电路,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必须采用稳压电源来提供UC(5V)所需之电源电压。这样,根据端子VS输出的电压,便可精确计算出进气量QA,即:
(2-2)
3)两项修正:为了避免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变化对于检测空气流量带来的误差,必须采用进气温度传感器和大气压力传感器来进行两项修正。进气温度传感器一般与空气流量传感器制成一体,大气压力传感器一般都安装在电控单元内部。
(3)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常见故障与检测方法
1)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常见故障:
① 电位计的电阻值不准确; ② 电位计的滑动臂与碳膜电阻接触不良;
③ 回位弹簧的弹力减弱; ④ 油泵开关触点检查不良等。
以上故障会造成发动机起动困难、功率下降、运转不平稳和油耗增加等问题。
; (4)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测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传感器原理与检修第三章温度传感器.pptx
- 汽车传感器原理与检修第十章其他传感器.pptx
- 汽车传感器原理与检修第四章压力传感器.pptx
- 汽车传感器原理与检修第五章气体和液体流量传感器.pptx
- 汽车传感器原理与检修第一章概述.pptx
-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项目三汽车电子控制转向系统检修.pptx
-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项目四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检修.pptx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第二章传动系统(第1-2节).pptx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第二章传动系统第3节手动变速器.pptx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第二章传动系统第4节汽车离合器.pptx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十章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使用、检测与排故.pptx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第五章汽车电路识图与分析.pptx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原理与维修第1章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pptx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原理与维修第2章故障自诊断系统及测试.pptx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原理与维修第3章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1.pptx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原理与维修第4章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pptx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原理与维修第5章辅助控制系统.pptx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原理与维修第6章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pptx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项目1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pptx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项目2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检测.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