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萤叶甲种群生态学研究-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论文.docx

菱角萤叶甲种群生态学研究-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福山:菱角萤叶甲种群生态学研究摘要 郑福山:菱角萤叶甲种群生态学研究 摘要 在中国、印度等地,菱角萤叶甲(Galeruce妇birmanica Jacoby)是菱角上的 毁灭性害虫。由于食性较为单一,很可能成为北美野生菱角(Trapa nalans L.)(在 北美,菱角是外来入侵性杂草)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昆虫。本文在对扬州地区该 虫危害发生调查的基础上,进~步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和种群生态学特性,这不 仅能为国外天敌的引种工作打好基础,而且能为国内菱角产区该虫的防治、预测 预报等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杂交实验和形态研究证明,林美新等(1991)曾报道的菱小萤叶甲(G iqipolqel,lsis)实际上为菱角萤叶甲(G birmanica)。 2、菱角萤叶甲种群数量在一年中的初夏和初秋各有一个高峰期,盛夏阶段的 持续高温,会导致该虫种群数量迅速下降,气候条件是影响其种群消长的关键因 子;通过1wao法、Taylor幂法则以及聚集度指标等方法,分析了该虫种群的空问 分布型;同时,通过调查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抽样技术,提高了该虫田间调查的 准确性,对该虫的发生预测和指导防治均有重要的意义。 3、在扬州地区,菱角萤叶甲l牟发生7代,以成虫越冬;在28℃下,卵历 期为4.74d,幼虫为8.59d,预蛹为1.52d,蛹为3.18d,成虫为17.00d,整个世代 历期为35.03d。在16,19,22,25,28,31,34℃七个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温度 对扬州地区菱角萤叶甲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存活和生殖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34。C时世代平均历期最短,31℃时世代存活率最高,28℃时成虫的产卵量最大: 模拟了成虫的生殖力动态并拟合了生殖力与温度的关系:利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 最优法两种方法计算该虫卵.成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36℃和9.88℃,有效 积温分别为;640.57日度和664.18日度;适于该虫生长发育的温度是19~34℃, 温度高于36℃,卵的孵化受到抑制,而当温度高于38℃,卵不能孵化;不同季 节成虫的过冷却点不同,分别为:冬前一10.33℃,隆冬一18.63℃,冬后一14.79 ℃;低温对菱角萤叶甲死亡率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在扬州地区,菱角萤叶 甲在野外能够安全越冬。 4、本文首次构建了22。25,28,31,34。C恒温条件下菱角萤叶甲的实验种 群生命表和实验种群繁殖特征生命表。从结果来看:在22q4℃温度范围内,种 群趋势指数随温度的上升而先上升后下降,28℃时达最大,其内禀增长力rm为 2 2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1152,周限增长速率^为1.1221/天,净增殖率舶为34.5974。种群数量增倍时 间t为6.0171天;同时计算了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瞬时出生率和瞬时死亡率, 在各个温度条件下,菱角萤时甲的未成熟期所占的比例相当大,都在85%以上; 随着温度的升高,种群对干扰的反应时间缩短。 5、本文同时在19,22,25,28,3l℃五个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不同 地区菱角萤叶甲(地理种群)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存活和生殖等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该虫发育速率的关键因子,在22~31℃范围内,随着温度 的升高,发育速率会不断加快,发育速率和温度的关系符合逻辑斯蒂模型曲线; 在该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卵期的死亡率相对来讲是最大的,2龄以后,各虫态 的存活率都在85%以上;不同地区的菱角萤叶甲在生殖前期出现产卵高峰,但生 殖力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冬季,虫体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随地理纬度的升 高而降低。 6、菱角萤叶甲仅取食莼菜和菱角叶片,嗜好菱角,可分别以菱角和莼菜为食 完成其生活史;通过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发现,本地的菱角萤叶甲对家养的菱 角的嗜好性要大于美国菱角;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食料对不同寄主上的菱角萤叶 甲体熏和存活的影响差异较大。 7、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一定数量(3~7对)的菱角萤叶甲能在短时间(O.5~1 个月)内将一定数量的菱角(5—10株)成功的防除;用该虫来控制菱角的效果是 明显迅速的,防治费用低廉。 关键词t菱角萤叶甲菱角种群生态学控制效果寄主专一性 郑福山t菱角萤叶甲种群生态学研究Abstract 郑福山t菱角萤叶甲种群生态学研究 Abstract The water chestnut beetle,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is a destructive pest of water chestnut in China,India etc..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y and ecology of Galeruce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