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临床尿液新参数的临床应用.ppt
蛋白尿的定义 * 什么是蛋白尿? --在尿液中出现过量蛋白质的现象 正常的肾小球滤过膜允许4×104dalton以下的蛋白质通过,滤出的蛋白质有95%在近曲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情况下,终尿排出的蛋白质<150mg/d;终尿所含的蛋白质,约一半是血浆蛋白,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β2微球蛋白等,余下的是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如Tamm-Horsfall蛋白。 蛋白尿的发病机制 溢出性蛋白尿:血液中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后,超出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出现在尿中。 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病变,导致蛋白质漏出量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最终出现在终尿里。如果尿蛋白以白蛋白为主,无大分子量蛋白质,则称为选择性蛋白尿(selective proteinuria);若各种分子量的蛋白质都有,则为非选择性蛋白尿(non-selective proteinuria)。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损伤导致重吸收蛋白质的能力下降而引起的蛋白尿。 组织性蛋白尿: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增加导致的蛋白尿。 * 蛋白尿的临床意义 * 蛋白尿检测的意义 CARI指南(Caring for Australians with Renal Impairment)对蛋白尿与肾病的关系、需要筛查蛋白尿的对象、成人、儿童蛋白尿的检测方法、蛋白尿的监测时间及检测意义进行了评估。 蛋白尿的检测对早期发现肾病、治疗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蛋白尿已被证实为肾脏疾病发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使其减轻。 尿蛋白的评估也是评价肾脏患者病情进展及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 蛋白尿用于诊断肾脏病变 蛋白尿的检测方法 * 蛋白尿临床诊治指南—澳洲 * CARI对蛋白尿不同方法学的评述 * 蛋白尿临床诊治指南—英国 * 蛋白/肌酐比的应用价值 * 对可疑肾病或已患有肾病的患者进行尿蛋白的监测 PRO/Cre比 的意义 PRO/Cre比 (mg/g?Cr) = 尿PRO浓度(mg/dL ) 尿Cre浓度(mg/dL) ×1000 尿肌酐的意义: 校正了尿量(饮水量)对蛋白浓度的影响 更真实反映病情变化 小结 尿蛋白是肾脏病的重要表现。随机尿(最好是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可以方便准确地代替24h尿蛋白。 该比值矫正了由于尿液浓度变化引起的误差,能够反应尿蛋白的排泄,并且留尿方便 。 该比值可用于可疑肾病或已有肾病患者的尿蛋白监测 * 标本要求:最好晨尿,将尿液倒在尿液管内,标本量最少4毫升,约尿液管的一半 Thank you !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 * 关键词:UTI筛选。这里的流程优化是指对尿常规标本的UTI筛查,注意要“结合临床其他指征”避免漏检问题。由于首先对尿查规的UTI筛查本身不是收费项目,这个流程的引入临检室是UF提供的附加价值。 * * * * 可编辑 可编辑 尿液新参数的临床应用 内容 红细胞形态信息的临床应用价值 尿路感染信息 电导率信息 干化学蛋白肌酐比的临床应用 区分肾性及非肾性血尿的重要性 肾性血尿 由于主要累及肾脏实质病变 进一步的检查通常是尿蛋白管型、肾功能测定、肾活检等 病程长,费用高,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 非肾性血尿 进一步检查的重点是作膀胱镜检查和CT检查等 病程短,费用低,治疗效果好,预后好 血尿来源的鉴别(传统方法) 肉眼观察:暗红色尿多来自肾实质或肾盂,鲜红色或带有血块者常提示非肾小球性疾患出血 尿三杯试验:初段血尿常见于尿道疾病;终末血尿见于膀胱颈;后尿道及前列腺疾病;全程血尿则提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疾病 尿常规检查:血尿伴蛋白尿>++时考虑病变在肾小球,尿沉渣中如发现管型、特别是红细胞管型多为肾实质病变;血尿伴大量尿酸、草酸或磷酸盐结晶者要除外高钙尿症、结石 尿红细胞MCV,肾小球性血尿低于75fl(正常血红细胞MCV80~94)* 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定论,各作者定义不同. 有学者认为 异形红细胞占80%为肾性血尿 正常均一性形态红细胞占90%以上为非肾性。 正常均一性形态红细胞血尿则排除肾性血尿. 大多数作者认为 异形红细胞在75%以上为肾性血尿 而异形红细胞<20%,则为非肾性疾病。 即大小不均一红细胞血尿70%可能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