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5
我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外地农村劳动力涌入我市务工就业,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适龄学童。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以户籍为依据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在法理上已经发生了改变。如何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赋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公平和和谐社会构建,这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现状和特点
从2000年以来,我市流动人口子女以平均每年2万余人的速度迅速增长。截止2006年9月底,流动人口子女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人数达到193110人,其中小学160501人,初中32609人。从区域分布看,鄞州、慈溪、余姚就读流动人口子女最多,分别达到40458人、30427人、22728人,占到全市的48.48%,流动人口子女在城乡结合部和经济发达镇(街道)明显集中。流动人口子女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如下:
1、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情况。据2006年9月底统计,我市公办中小学共接纳流动人口子女117207人,占我市就读流动人口子女的60.69%,其中接纳初中学生26153人,占初中学生的80.2%。11个县(市)、区当中,象山、江北、海曙、江东等4个县、区和大榭开发区的公办学校接纳比例都超过了70%。可以说,在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基本得到了保障,国务院提出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个为主”要求已得到较好的落实。
图一:2000年—2006年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增长示意图
2、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发展情况。由于公共教育资源紧缺,公办学校无法满足流动人口子女在我市接受教育的需求,从1998年底起,在我市各县(市)、区相继出现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此后逐年大幅增加,至2007年3月底,我市共有流动人口子女学校111所。从全市分布情况看,鄞州、慈溪、余姚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最多,分别达到21所、21所、17所,占全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数的53.15%,与这三区、市就学流动人口子女人数基本一致。全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共接纳学生82320人,其中小学73296人,初中9024人,校均规模742人。其中民办和民办公助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学生75903人,占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学生的92.20%,占全市入学流动人口子女的39.31%。(见附表一、二)
3、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情况。全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共有教师2682名,其中持教师资格证书人数2113名,占教师总数的78.78%;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1712名,中师学历教师743名,高中学历教师227名,分别占教师总数的63.83%、27.70%和8.46%,并且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逐年上升; 高级职称75人,中级职称305人,初级职称295人,无职称教师2007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2.80%、11.37%、11.00%和74.83%。
图二:2003—2006年教师学历上升折线图(人数)
图三:2006年教职称分布图
4、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材使用情况。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一般使用二种教材,一种是人教版教材,别一种是浙教版教材。从统计情况看,公办、民办公助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主要使用浙教版教材,分别占61.54、53.85%,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以人教版教材为主,占48.61%,还有一部分学校二种教材混合使用。从其原因分析,使用人教版教材有利于内外衔接,即外地转入学生或外地学生回原籍读书比较方便;使用浙教版教材则有利于上下衔接,即对将在我市接受初中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比较有利,因我市初中统一使用浙教版教材。(见附表三)
5、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收费情况。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的差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收费标准地区差异比较明显。从统计情况看,鄞州、江东和宁波高新区小学收费最高的分别是,每生每学期收费标准平均达到600元以上。小学收费最低的地区依次是余姚、奉化、象山,每生每学期收费标准不到440元。从学校类别看,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与民办公助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收费标准差别不大,每生每学期小学分别为537元、568元,初中分别为921元、884元,但公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收费明显较低,小学每生每学期只有395元,初中753元。初中收费标准每生每学期要高于小学300元以上。(见附表四)
1998年至今,我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已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历程。从总体上看,我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办学模式多样化。目前我市主要有三类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一是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主要由个人出资租赁场地举办,也有少部分举办者投入巨资征地建校,这类学校占64.86%,是目前我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主体;二是民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