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在南景路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docVIP

抗滑桩在南景路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滑桩在南景路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杭州永坤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700 根据南景路滑坡特征、地质条件、形成因素,提出以抗滑桩为主的治理设 计方案,并选取典型地质剖面计算剩余下滑力,进行抗滑桩工程布置,按受力条 件进行抗滑桩内力分析,进而完成抗滑桩的设计。 关键词地质灾害 滑坡 防治工程设计 抗滑桩 1 ?引言 南景路滑坡地质灾害于2010年3月发生,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南景路隧 道南东端洞脸上部,山体坡面产生数条裂缝,周边构筑物断裂、损坏,滑坡进一 步发展,将危及隧洞、过往车辆、房屋及人员的牛命、财产安全。2010年4月 滑坡勘查工作完成。 2.滑坡概况 2.1地形地貌 滑坡区地貌类型属丘陵地貌,海拔高程在123.92?197.59之间,地形最 大高差约74m,总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中部地形较平缓,呈台阶状,北侧地 形稍陡,坡度30deg;~40deg;,南景路路面至隧道洞脸顶部高差约42m。 2.2滑坡特征 2.2.1滑坡空间形态、规模 滑坡呈开口向南东的“圈椅”型(见照片2.2.1-1),主滑方向141deg;, 前后缘高差34.3m,纵向水平长约85m,平面投影面积约4050m2,滑体平均厚 度5.6m,属小型浅层滑坡。 2.2.2变形破坏特征 滑坡的发牛使山坡坡面出现数条长4?115m,宽0.4?50cm的裂缝,隧 道洞脸上部己施工的格构梁、排水沟断裂,绿园新村二期24幢楼后侧边坡喷射 的混凝土面板开裂。 2.2.3滑坡物质组成 经钻探揭露,滑坡区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和侏罗系上统劳 村组薄层?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J引),岩层产状355deg;?5deg;ang;15? 31deg;o滑体由第四系坡积含碎石粉质黏土(黃褐色,稍湿,可塑)和全风化 泥质粉砂岩(褐黄色,近可塑土状)组成。滑床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 碎块夹土状,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下部为中等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较软 岩,较破碎?较完整,基本质量等级为IV?V级。滑动面附近存在厚0.4?0.9m 的软塑状泥化夹层,呈深褐色,湿。 .水文地质条件 滑坡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潜水,勘查钻孔内水位 埋深为5.7?8.8m。滑坡剪出口处有地下水渗出,晴天地下水渗出量约2m3/d, 雨天约5m3/do ?滑坡形成机制 滑坡形成主要受泥化夹层控制,其抗剪强度低,构成滑体的岩土体遇水 软化,强度降低,滑床透水性差,水下渗至强风化面起润滑作用。滑坡区工程建 设开挖山体,均形成临空面,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是发生滑坡的重要因素,强降 雨为诱发因素。 ?治理设计 5.1设计思路及方案的确定 滑坡后缘山体变陡,若进行削坡减载,将可能引发后侧山体失稳,也不 具备前缘压脚的条件,若采用锚杆框架格构方案,需要拆除前缘原有格构梁,施 工过程可能出现次生灾害,因此最终选用“抗滑桩+截排水工程+构筑物修复”方 案,本文主要介绍抗滑桩部分的设计。 5.2抗滑桩设计 5.2.1设计指标 1)、防治工程级别按《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HDZ/T0219 -2006) 5.1条,确定防治工程级别为II级。 2)、荷载及强度标准荷载包括滑坡体自重、地下水产生的荷载,工程 区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不考虑地震荷载。防治工程暴雨强度重现期为设计 20年、校核50年。 3)、设计工况及工程设计安全系数 设计工况II (自重+地下水),抗滑安全系数KS=1.30 校核工况III (自重+暴雨+地下水),抗滑安全系数KS=1.15 5.2.2岩土参数 采用该滑坡地质勘查提供的成果参数,见表5.2.2-lo 注带表示中等风化岩内摩擦角对应的摩擦系数“tg ” 5.2.3抗滑桩布置 滑坡主滑方向较明确,抗滑桩按垂直主滑方向布置,采用矩形桩,共布 置-排9根桩,见抗滑桩平面布置示意图5.2.3-lo拟定抗滑桩截面尺寸 2.0mtirnes;2.0m,桩间距取中对中5m,桩体嵌固段进入中等风化基岩2.5m。 5.2.4桩身材料 桩身采用现浇C30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N/mm2,弹性模量 Ec=3.0times;104N/mm2,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fyk=335N/mm2,抗压强度 fprime;=300 N/mm2,钢筋保护层厚度 70mm。 5.2.5抗滑桩受力分析及配筋 1)桩后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抗力计算 选择现状稳定系数最小的滑坡中部l?lprime;剖面(见示意图5.2.5-1) 计算滑坡推力和桩前抗力,抗滑桩长为limo桩后滑坡推力采用设计安全系数下 桩位的剩余下滑力,桩前滑体抗力取极限平衡状态时桩位剩余下滑力和被动土压 力中的小值。 本滑坡滑动面为折线型,剩余下滑力计算方法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公 式中 Pi——第i条块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