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现代水墨新类——没骨人物画.pdfVIP

试论中国现代水墨新类——没骨人物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硕十学位论文 1 中国水墨人物的新类——没骨人物画的形成背景和 条件 考察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状况,应从当下的创作情景看它的发展取 向,更深处的意义在于研究水墨语境的民族性与现代化文化的对话,艺术家会从 把握历史、审视现实、调整自己的过程中逐部确立中国水墨艺术的现代品质和意 义。 现代中国画艺术家在笔墨传统和西方美学的作用下,首先普遍存在强调造 型、讲究结构的特点。大部分艺术家接受学院派教育,受到长期素描教学的影响, 在中国画创作中,强调物象形体本身的组织和结构节奏的认识理解,并成为明确 的技术选择。并且,虽然传统中国画受文人画等主导思想,摒弃了色彩观念,但 现代中国画在西方影响下,已经开始讲究色彩在整体构思中的作用,把线、墨、 色的关系作为画面主要的形式主体,并强调各种关系的对立统一之美。色彩的表 现力是中国画的现代表现力的主要特征。西方绘画的画面构成因素也被广泛运用 于中国画的创作中,画面的分割关系和黑白灰的构成,通过强调这一艺术要素使 作品呈现明确纯粹的绘画感。 中国绘画历来是以体现气韵涵养为表现中心的,纯艺术元素并未明确的从隐 匿的气质表现中体现出来,并蕴含于创作主体的认识和理解中。而现代中国画中, 将艺术元素和表现形式作为主体,标志传统认识观向现代认识观的转化。现代词 汇用来对传统认识的改造和重新诠释,也是艺术史和社会史演进发展的必然趋 势。“没骨法作为中国唐宋时期就已出现的词汇,在艺术的发展中也有了更为 宽广的诠释和定义。“没骨法”在现代中国画创作中绽放出新的迷人光辉,新的 水墨图示当然需要先让我们从传统中找到出处,才能对没骨画的现状有更好的认 识。 2 试论中国现代水墨新娄——没骨人物m 1 1没骨法的中国画历史 没骨的画法在中国古代早而有之。唐诗有载:“玲珑丹彩散天葩,刻画争传 没骨花。”。没骨”技法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朝杨升用“没骨法”硼山水,称 为。没骨山水”。北宋徐崇嗣用“没骨法”画花卉,他是。没骨花”的创始人。徐熙之孙 徐崇嗣将“落墨画改制”,擅草虫、禽鱼、蔬果、花木及蚕茧等(图1—1—1)。 其画初承家学,因不合当时图画院程式和风尚,遂改学黄筌、黄居案父子。后自 创新体,所作不用墨笔钩勒,而直接以彩色晕染,世称。没骨固”,也称“没骨花” (图l一1—2)。这可算是“没骨法”的最早出处。 谚◆3| 蠢~一 藉 %.*、 可稳蔼皤。 黧 图长卷 2)徐崇嗣萝窗竹鸡图轴 颂十学位论文 没骨法创立后,未产生太大的髟响,直到清代,一代花乌大师恽寿平的出现, 将没骨技法发展壮大起来。真正将“没骨法”留在美术史中的也是悍氏的功劳。 恽早年向伯父恽向(明术山水画家)学画山水,取法元代王蒙、黄公望、倪 瓒,并上溯董源、巨然。中年以后转为以画花卉禽虫为主。他从明代沈周、孙隆 等人的作品中吸取创作经验,再参考画史文献资料,创造“仿北宋徐祟嗣”的没 骨花卉画法。特点是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讲究形似,但又 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其山水画亦有很高成就,以神韵、情 趣取胜.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他又善诗文和书法,诗被誉为 “毗陵六逸之冠”。书法主要学褚遂良,被称为“恽体”。其父恽B初诗文杰出, 为“复社”中人。叔父恽向(道生)为著名山水画家,白色Ⅱ一派。受门第书香熏 陶。在绘画理论上亦甚有建树,后人为其编有《南田画跋》一书。他43岁的《山 水花鸟册》,技法灵活多变,此时恽寿平的艺术已日趋成熟,他运笔飘逸潇洒, 达到了“维能极似,乃称与花传神”的形神皆备境界,反映出他成熟后的风格的 高超技艺,晚年的花卉比较苍劲放逸,但又不失规矩和秀润之美。57岁的《牡 丹扇面》为去世前一年所作,笔墨简率苍劲。近似陈淳,具有更多文人画的墨戏 意趣。他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要求画家“出入风雨,卷舒苍翠”,然后“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