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隆兴寺建筑艺术的空间意境之美
摘要:隆兴寺建筑群组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运用院的空间组织
变化,注重主次建筑的形体、尺度变化,历时千年,仍神色未减,是我国
珍贵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隆兴寺之美,美在建筑的空间处理与建筑结构
的和谐统一,美在使观者的产生超越建筑之有限形体的感觉,进入到无限
的时间和空间的体验,使心灵得到自由和解放。
关键词:隆兴寺;空间;意境;美
屮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11 )
08-0023-02
千年古刹一一隆兴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内,屮国十大名
寺之一,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京外名刹之首”。隆兴寺建筑群组强调中轴
线和对称布局,运用院的空间组织变化,注重主次建筑的形体、尺度变化,
历时1000多年,仍祌色未减,是我国珍贵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隆兴寺
之美,美在建筑的空间处理与建筑结构的和谐统一,美在使观者的产生超
越建筑之有限形体的感觉,进入到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体验中。
一、空间之美
佛教子两汉之际传入屮国。寺庙是我国宗教建筑的主要类型。它的建
筑和布局,受到传统建筑四合院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中国佛寺 的基木形式。佛教建筑的总体布局是沿着轴线排列成若下四合院的组群布 局,组群的每一座建筑物的大小、位置、高低、屋顶、腰檐等所组合的轮
廓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都经过精心处理,并且善于利用地形,饶有趣味。
正定隆兴寺现有谢积82500平方米,平而呈长方形,布局和建筑保留
了宋代建筑风格。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及其两侧,南北纵深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寺的山门(天王殿)对面有照壁,门前有石桥及牌坊,进门左右
原为对称的钟鼓楼,正面的大觉六师殿仅留遗址。再往后是东西配殿和摩
尼殿,构成另一个纵长形的院落,再向北自牌楼门进入,门内有戒坛,戒
坛后两边相对而立的是慈氏阁和转轮藏殿。牌楼门的设计在这里起到沟通
内外空间、错落景物的作用,使空间合中有幵,实中有虚,富于哲理。在
东西碑亭之后就是高大的大悲阁,其与其他次要的楼、阁、殿、亭等所构
成的形式瑰伟的空间组合,也是整个佛寺建筑群的高潮。寺的最后是弥陀
殿,毗卢殿(为1959年正定城内崇因寺迁来),方丈及僧舍都在大悲阁东
面。
全寺广植花木,古柏参天,景色清幽宜人,并同建筑实体冇机结合,
建筑白外而内,殿宇重叠、高低错落、体量大小、形态,以及院落空间都
富于变化,所以轴线虽长却丝毫不觉呆板,使自然景物、建筑本身与建筑
之间形成实和虚交叉的空间感,形成视觉的运动,在这里游览者的心胸随
着视觉的游动而敞开,得到极大的快乐,而在这种俯仰之间也产生一种静
穆的、傅大的气势,引发了人生感,让人们产生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审
美意象,达到人和世界的沟通和契合,超越“白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
也就是孔子说的“吾与点也”得境界。建筑艺术中的虚实空间也正是艺术 来自于自然的生生不息的辩证规律的生动体现。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美的 外观形式,不论是自然美或是艺术美,只有体现了 “虚”与“实”、“有”
与“无”的有机结合,才能生气灌注,使人产生美感,引起人们的愉悦感
觉和无限的遐想。的确,透过这一群组高大雄伟的建筑,似乎可见当年这
里晨钟暮鼓,钟磬齐鸣,香烟缭绕,“南无”声声的历史盛况,使人产生
观看这群组建筑之外的意象。任何美(市美意象)都是“呈于吾心”,同
时又“见于外物”。这种意象不仅仅是对当时在这组建筑当中僧侣、香客
参禅悟道的想象,还有对这组建筑带给人的和谐、秩序的美感,这是一种
庄严感、神秘感和神圣感,让人产生一种谦卑的敬畏感。张世英指出,美
感除了人们一般常说的超功利性、愉悦性等等之外,还应加上一条神圣性。
在这个层次上,美感与宗教感是相通的,这恰恰正好与这组佛教建筑的功
能契合。
二、意境之美
转轮藏殿与慈氏阁都为宋代楼阁,慈氏阁采用永定柱造,足现存宋代
建筑中唯一的孤例。转轮藏殿内的北宋吋代转轮藏是最早的藏经橱遗物。
寺内其余配殿都是单层。这种以高阁为全寺屮心的布局方法,反映了唐屮
叶以后供奉高大的佛像而使主要建筑不得不向多层发展、陪衬的次要建筑
也随之增高的特点。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现高约33米、坐落在中轴线中后部,
始建于北宋,一九九七年复原性重修。大殿三层歇山顶、上两层皆为重檐,
并有平坐,明三暗四楼阁式建筑。两侧御书楼、集庆阁均为歇山式二层楼
阁,并有虹桥与大悲阁相连,三阎并立,气势恢宏。这座建筑结构创造出 了精神力量。殿内高而粗的柱子遮挡住视线,让人觉到在遮挡处还有曲折 的空间可以拓展开去,这种空间上的挤压感产生了强烈的震慑作用,并引
导人们的视觉向矗立眼前高22米的铜铸千手千眼观世音人佛用力仰视,
随着视觉轴线的变化,观者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崇敬和震撼,会在走进殿内
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深沉的虔诚,并由心底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