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途径  性行为传播  非性行为的直接接触传播  医源性传播和血源感染  垂直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  没有年龄、性别的差异   无先天性免疫力   无稳固的后天获得性免疫力  第三节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生物学因素   社会因素   生物学因素  无症状感染或不典型临床表现  人群对STD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  至今尚无有效针对STD的人工免疫方法   社会因素  人口流动  商业性行为  吸毒、贩毒  社会因素  淫秽文艺作品  健康教育不充分  性病医疗市场混乱  性行为因素 第四节     艾滋病  概述  病原学  艾滋病的分期  危害  流行概括及流行特征  概  述  定义  艾滋病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病。  病原学 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RNA病毒 血清学分型:HIV-1,HIV-2 攻击CD4+ T淋巴细胞   艾滋病的分期  I 期 - 急性感染期  II期 -无症状感染期  III期-艾滋病期  危害  影响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  贫穷和不平等  危害家庭   偏见和歧视   卫生服务   社会经济和政治  流行概况及流行特征 AIDS流行概况 传播途径   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 2009年估计全球尚存活的HIV感染者约3300万(成年人约3080万,其中女性占51.6%,约1590万;15岁以下儿童约250万);新发生的HIV感染者约260万;当年死于AIDS的人数近180万。 AIDS流行概况 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 AIDS在全球各地区的分布不同,变化趋势也各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仍是目前HIV感染最严重的地区。至2009年底,东欧和中亚地区是目前唯一HIV感染率保持增长的地区。 AIDS流行概况 国内艾滋病流行概况 第一阶段(1985年—1988年)输入散发期  第二阶段(1989年—1994年)局部流行期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    广泛流行期   国内艾滋病流行概况 现阶段我国艾滋病流行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进一步减缓; 第二,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第三,全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和高危人群疫情严重; 第四,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  图1  中国历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截至2010年底) (中国CDC, 2011) 传播途径 异性及同性的性接触传播 医源性传播和血液感染 母婴垂直传播 图 2   历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传播途径构成 (截至2010年底) (中国CDC, 2011)   第五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预防策略  预防措施  预防策略  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  积极推进法制化管理 开展性教育和STD防治健康教育  开展STD和AIDS监测工作   预防措施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积极发现病人、管理病人 流行病学治疗和规范化的STD诊疗   预防措施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改变不安全性行为 切断医源性感染、经血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防止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 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预防接种  STD监测 总结 性传播疾病的定义 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过程 艾滋病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过程 性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7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是指主要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染的一组疾病,简称性病,过去民间称“花柳病”。    性病不仅发生在性器官上,也可侵犯附属淋巴器官及全身重要器官组织。  经典性病:梅毒、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第4性病)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性病的概念逐渐被“STD”代替,WHO把非淋菌性尿道炎、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器念珠菌病等也列为性病 现代性病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性传播疾病是一组典型的生物-心理-社会性疾病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流行过程 第三节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第四节      艾滋病 第五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一节     概  述       病原学      危害      流行概况  病 原 学 危害 劳动力急剧减少,人才严重损失 人口比例严重失衡,人均寿命降低 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流行概况 流行趋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