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言
世纪之交,全球化正在成为澎湃的时代潮流,有关全球化的理论研究似乎在
一夜之间就成为“显学”。可以说,不仅当今世界的一切重大经济、政治、社会、
安全、文化问题与全球化密切相关,各民族、国家和各种文明的生存与发展和全
球化密切相关,甚至整个人类的前途与命运都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全球化
问题,取决于这一世纪潮流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情况。全球化在广度、深度、速度、
密度等各个维度上势不可挡地推进,也“形成了当代全球化话语的强势语境,使
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和问题界域都发生了重大转换。‘全球化理论是社会科学领域
的一次主要的范式转换,使社会科学绝不可能再与从前一模一样了。”’o与全球化
这一潮流和话语体系密切相关的则是民族的、人类的现代化诉求及其解释理论。
现代化是人类自农业革命以来发生的又一次全球性大变迁。就其广度、深度与变
革的速度而言,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圆起始于17世纪的人类现代化进程
至今仍是人类大多数的根本目标,是一项“未竟的谋划”(哈贝马斯语)。而“作
为社会科学描述系统的,产生于西方50年代经过两个发展阶段(从现代化理论到
现代性理论、从现代化的动力与标准研究到现代化的后果研究)的现代化理论至
今也仍有活力。”@那么,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全球化话语与现代化理论之间是否
有必然的内在关联?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的成果对我们解读全球化现象是否能够
作出启示?它又能够提供哪些启示?本文试图“放宽历史的视界”(黄仁字语),
在人类现代化这一全球变迁的背景下,考察全球化及其各种矛盾,深化人们的认
识,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结论,并就如何应对全球化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众说纷纭全球化:观点的分歧与问题的提出
短时期内就迅速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指出:
“仅仅在十年以前,不论是学术著作还是通俗读物都很少使用这个术语。而现在,
这一术语已经从无人使用变为无所不在:如果不提到它,任何政治演说都是不完
整的,任何商业手册都是不受欢迎的。”o然而,尽管全球化一词被“炒”得沸沸
扬扬,但是,人们的分歧却非常大。有人为它欢呼,有人痛加贬斥,还有人说根
①联台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社会科学报告(1999年)》,杜科文献出版社,2001,第481页。
②《现代化新论续编》,第26页。
③胡传胜:《现代化理论的三个视角》,载《南京大学学报》t2001年第3期。
④安东尼·吉盏断:《第三条j亩肾—_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C00年版.第30页
本就没有全球化,如果有,也只是“杜撰”、“虚构”;有人认为全球化自人类诞生
以来就存在,有入认为它不过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有入认为全球化就是一体化、
趋同化、同质化,有人却认为是多样化、多元化,还有人认为全球化是一个悖论,
多元化与一元化并存;有人认为全球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缩小了南北差
距,提高了福利水平,有人认为它必然导致前所未有的混乱、失序与灾难,并且
掀起了规模不算小的“反全球化”运动,真是众说纷纭全球化。而且,各种极端
对立的观点又都有生活中的感受、现实中的现象、研究中的数据来做证明,都是
言之凿凿、有理有据,这让人们面对形形色色的“全球化”理论,难免会不知所
措。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认识全球化?全球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客观进程,
还是人为使然?它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应如何面对?要回答这些问题,
有必要首先简单了解人们在以下方面的理论分歧——了解它们首先有助于知道人
们关于全球化取得了哪些认识,为什么会发生激烈的争论,以及争论的焦点是什
么。其次,这些认识正是本文要展开论述的基础——这些方面包括:(1)全球化
的概念;(2)全球化的起源与分期;(3)全球化的本质;(4)全球化造成的后果。
(一)概念的梳理
1960年,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传播探索》一书中提出了“地
球村”概念,用以说明发达的传播媒介改变了信息的集中性及其传播的单向性.
恢复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如~个村子的村民那样),从而将会产生一个人人
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地球村。”o这应是全球化思想的萌芽。尽管以后人们
似乎更偏爱用“地球村”一词来形容交通、通讯工具的发达使地球变小,成了一
个小村庄,从而偏离了作者的本意,但“地球村”概念无论在哪种意义上无疑都
是人们对全球化这一历史现象的初步认识与体验。
至于全球化这一名词,最早则是由美国学者泰奥多尔·莱维于1985年发明的。
他在《哈佛商报》上的一篇题为“谈市场的全球化”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种新的交叉粒子群算法及其应用.pdf
- 香港《太阳报》新闻采访与报道研究.pdf
- 日本民主党的崛起及其外交思想探析.pdf
- 大连新海航运有限责任公司1、2、3区泊位升级改造项目通航安全分析与研究.pdf
- 我国基础设施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新架构研究.pdf
- 陕西苹果产业竞争力分析.pdf
- 我国新电力体制下华能国际的企业战略变革与主要的战略实施问题研究.pdf
- 果梅(Prunus+mume)果实、发酵梅酒香气成分及变化规律研究.pdf
-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优化策略.pdf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pdf
- GB 4789.11-2014 好 溶血性链球菌 自学.ppt
- GB 4789.36-2016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 好.ppt
- ADI高速、混合、微弱信号布线指南.pdf
- GBT 4789-13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检验.ppt
- GB 4789.12-2016 肉毒梭菌及其毒素检验 好.ppt
- BIM机场T3航站楼案例.ppt
- GB 4789.10-2016好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包含定性、计数和毒素测定.ppt
- GBT 4789.15,16 -2016 霉菌和酵母计数和检验.ppt
- 浙江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5)-新世纪评级.pdf
- 赢创中国:2024年可持续发展实践报告.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