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脑血管的解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概念:经流行病学证明的、与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因素。 意义: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是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分类:不可干预和可干预 (一)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1.年龄 5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每增加10岁,卒中发病率增加1倍。 2.性别 男>女 3.遗传 4.种族 黑人 ,中国人,日本人 (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 最重要、独立的危险因素。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卒中相对危险为正常者的4倍。 2.吸烟 加速血管硬化,FIB↑,促进血小板聚集,HDL-C↓,血压升高. 3.糖尿病 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4.心房纤颤 5.其他心脏病 6.高脂血症 7.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卒中独立危险因素 8.鎌状细胞贫血 9.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 10.膳食和营养 蔬菜和水果,低钠和高钾 11.运动和锻炼 12.肥胖和体脂分布 13.其它 代谢综合症、酗酒、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障碍病、偏头痛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血管病的预防 (一)一级预防 预防有卒中倾向、尚无病史的个体发生卒中 1.高血压 2.吸烟 3.高脂血症 4.糖尿病 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他汀类药物 5.心房纤颤 6.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7.阿司匹林 卒中风险足够高(10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为6%-10%)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50-150mg/d)。不推荐用于低危人群。 8.膳食和营养 多样化 9.运动和锻炼 每周5天,每天30-40分钟体力活动 10.饮酒过量 不饮酒者不提倡少量饮酒 11.其他 (二)二级预防 针对已发生卒中患者的预防,降低复发 1.病因预防 不伴冠心病的非心源性卒中,推荐更积极的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降低50%或低于1.81mmol/l。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已发生缺血性卒中,常规抗血小板治疗 3.抗凝治疗 明确诊断心源性卒中或脑梗塞伴房颤 4.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键入所需内容 【1】 【1】 键入所需内容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神经内科 脑血管的解剖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防 脑的动脉 根据供应部位分为: 皮质支:供应大脑皮质及其深部的髓质 中央支:供应基底节、内囊、间脑 脑的动脉 颈内动脉系统:大脑半球前2/3和部分间脑 椎动脉系统: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 颈内动脉 分段:颈部、岩部、海绵窦部、前床突部 分支:眼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吻合支。) 出血动脉: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豆纹动脉)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支的前部,行程弯曲,高血压动脉硬化时易破裂,又称出血动脉。 中央支(豆纹动脉):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的前部。 大脑中动脉 皮质支: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 皮质支: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和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 中央支: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 大脑前动脉 椎动脉系统 椎动脉的主要分支:脊髓前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 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小脑下前动脉、迷路动脉、脑桥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 临床:颅高压-双侧瞳孔不等大 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间夹有动眼神经,颅高压时,海马旁回移至小脑幕切迹下方,大脑后动脉向下移位,压迫并牵拉动眼神经,动眼神经麻痹-瞳孔不等大。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 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形成。 脑的静脉 1.大脑浅静脉 :分为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大脑下静脉三组,汇入脑各静脉窦并与大脑内静脉相吻合。 2.大脑深静脉: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汇入直窦。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㈠颈内动脉主干受累 ㈡大脑中动脉受累 ㈢大脑前动脉受累 ㈣大脑后动脉受累 ㈤基底动脉受累 ㈥椎动脉受累 ㈠颈内动脉主干受累 对侧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病侧单眼一过性黒蒙、病侧Horer征。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象障碍。 ㈡大脑中动脉受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