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调强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应用调
强技术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 2011 年 1 月~ 2012 年 12 月
收治的 94 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0 例,对照组 44 例。对
照组应用切线野三维适形技术治疗,治疗组应用三维适形调
强放射技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种放射疗法计划靶区与重要器
官保护效果,计划执行效率。 结果 治疗组的靶区剂量分布
更加合理,危及器官的高剂量受照体积更小,相比对照组差
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逆向调强技术对于靶
区剂量分布与重要器官保护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
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切线野三维适形技术;三维适形调强;乳腺癌
根治术;疗效
[ 中图分类号 ] R737.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095-0616 (2014 )05-79-03
乳腺癌属于临床多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上方法
主要为手术治疗为主配合放疗与化疗等全面综合治疗的方
法,该方法的广泛应用显著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1] 。选取我院 2011 年 1 月~ 2012 年 12 月乳腺癌根治术后放
射治疗中应用三维适形调强技术取得相当好的临床治疗效
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 2011 年 1 月~ 2012 年 12 月收治的 94 例乳
腺癌根治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 38~66 岁,平均
(45.2 ±20.2 )岁;病程 4~ 16 年,平均( 8.16 ±7.17 )年;
左侧 50 例,右侧 44 例。上述患者前期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治
疗。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0 例,
对照组 44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及病程长短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分组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前期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方法基础上,术
后化疗完成后 1~2 周进行放射治疗。患者仰卧位,采用真
空固定袋,患侧手臂外展上举,螺旋 CT 定位扫描,上界第
3 颈椎,下界乳房皱褶下 4cm[2] 。在 CT 图像上描画出靶区
与主要危及器官。应用 6MV X 射线,放射剂量为 50Gy/25
次,每周进行 5 次分割。少数病例防止 0.5cm 组织补偿膜于
胸壁位置 [3] ,增加放射吸收量,治疗设备应用医科达直线加
速器。 Pinnacle 9.0 应用 Adaptive Convolution Superosition
Algorithm 计算剂量,确保计算精度与计算速度 [4] 。常规放
疗结束予以手术瘢痕 6Mev 电子线照射 10Gy/5 次。
1.2.1 治疗组计划 治疗组应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技术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治疗 [3] 。采
用美国 CMS-XIO 计划系统设计放疗方案。物理师逆向调强
总子野设置低于 35 个,子野面积超过 15cm2,子野机器跳
数高于 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