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止血与血栓检测杜华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纤溶亢进性出血检测的选择 指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被纤溶酶降解所引起的出血。 1.筛选实验主要检测FDP 和D-D 1)FDP和D-D均正常:表示纤溶活性正常,出血与纤溶无关 2)FDP阳性,D-D阴性:多数为原发性纤溶症或FDP假阳性如肝病、术后大出血、重症DIC、纤溶初期等。 3)FDP阴性, D-D阳性:多数为继发性纤溶症或FDP假阴性如DIC、血栓形成和溶栓治疗等。 4)FDP和D-D均阳性:见于继发性纤溶,如DIC和溶栓治疗。临床最常见。 2.诊断试验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血浆纤溶酶原活性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活性 血浆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 血浆凝血酶时间 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 (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一种发生在感染、外科手术或创伤、恶性肿瘤、产科意外等许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血栓的综合征。 发病早期凝血系统功能亢进,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其后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临床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及溶血等。 诊断根据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DIC临床诊断 1)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大型手术及创伤等。 2)有下列二项以上临床表现: ⑴.严重或多发性出血; ⑵.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 ⑶.广泛性皮肤、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或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脏器功能衰竭; ⑷. 抗凝治疗有效。 DIC实验诊断 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PLT 进行性下降100×109/L(肝病、白血病 50×109/L) PT 延长或缩短3s以上(肝病5s), APTT 自然延长或缩短10s以上。 ③ Fg 含量1.5g/L(肝病1.0g/L,白血病1.8g/L)或4.0g/L,或呈进行性下降。 ④ 3P 试验阳性, FDP 20mg/L(肝病60mg/L) D-D 水平较正常增高4倍以上(阳性)。 ⑤ AT-III: A60%(不适用于肝病)或蛋白C(PC)活性降低。 ⑥ 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GL:Ag)200/L。 ⑦ 因子Ⅷ:C活性50%(肝病必备) (五)抗栓治疗的监测 1.普通肝素的监测 选用APTT监测,使APTT值维持在正常 对照的1.5~2.5倍 2. 口服抗凝剂的监测 选用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中国人一般维持在1.5~2.5之间。 (五)抗栓治疗的监测 3. 溶栓治疗的监测 可选用Fg、TT、FDP作为实验室监测指标。 一般认为维持在Fg在1.2~1.5g/L, TT在正常对照 的1.5~2.5倍, FDP在300~400 mg/L最为适宜。 4.抗血小板药治疗监测 选用PLT计数 小 结 凝血的过程和途径 PT、APTT、FDP、D二聚体等试验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DIC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如何选用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先选择筛选试验,先区分血小板血管壁性疾病,还是出凝血疾病 前者计数血小板,检测血小板血管壁功能;后者区分内、外源性出凝血、有无纤溶亢进 再逐步做确诊试验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三)血小板计数(plt) 【参考值】 (100~300)×109/L。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见于: ① 生成障碍:再障、白 血病、骨纤、放射病 ② 破坏过多:ITP、SLE、脾亢 ③ 消耗过多:DIC、TTP 血小板增多: 反应性 : 见于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 原发性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早期等。 (四)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参考值】 主要是 PaIgG 0~78.8 ng/107血小板 【临床意义】 ①增高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共同特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淋巴瘤、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②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有效治疗后PAIg水平下降;复发后,则又可升高。 (五)其它血管壁检测(自学)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测定 血浆内皮素-测定 … … (六)其它血小板检测试验 (自学) 血块收缩试验 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 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血小板第4因子 三、凝血因子检测     (一)凝血时间CT (clotting time) 【原理】 静脉血放在玻璃试管中,观察自采血开始至血凝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血时间。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