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级体校困境及发展模式探析.docx

中国市级体校困境及发展模式探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市级体校困境及发展模式探析 摘要:在“举国体制”的体育模式下,中国体校得到了快 速发展,也为中国竞技体育做出了贡献,但目前却遇到了师 资水平低下、学训矛盾突出、运动员就业困难、生源紧缺、 培养人才效率低下等很多困难,通过认真探讨各方面原因, 提出学训结合和多方面提高体校管理水平是解决中国体校 困境的途径。 关键词:体校;学训结合;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 (2013) 01-0286-02 中国体校的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青少年业余体 育学校,以学校为基地,以业余训练为主要形式,是中国业 余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三级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中国竞技体育的起步和发展以至腾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1]。目前,体校面临师资水平低下、学训矛盾突出、 运动员就业困难、生源紧缺、培养人才效率低下等问题,已 经严重制约了体校的生存和发展[2]。在长年体校工作和大 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市级体校的困境和发展策略进 行了探讨。 -、中国市级体校遇到的困难 (-)经费不足 中国体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自筹经费。除一 些知名体校或经济发达地区体校不受经费困扰外,总体来 说,体校的财政拨款逐年减少,有的地方体校已是捉襟见肘, 如上海体育运动学校和北京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每年经费 达到千万元以上,而宁夏体育运动学校的经费仅一百多万元 人民币,有些体校还更少[3]o资金主要是用于体校的硬件 消费,场地器材普遍缺乏。由于经费不足,有些体校的日常 训练、教学和参赛都受到影响。 (二) 生源减少,质量下降 从2000年以来,业余体校和社会从事专门体育训练的 青少年数量和质量都有所降低,使市级体校的生源基础受到 冲击,除一些省会体校和个别经济发达地区体校的生源数量 比较稳固外,大多体校的在校生数量持续下降[2]。适龄青 少年选择竞技体育为职业的意愿减少,父母希望子女选择体 育的意愿也显著减少。而受中国“一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 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体校生源问题将进一步恶化。有的 学校被迫让所有职工都承担招揽学生的任务,并与工资收入 挂钩,很多体校面临关门危险。 (三) 输送渠道不畅 体校向上级运动队输送人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反映办 学水平的高低,也是吸引体校学生的重要因素。全国运动学 校的输送率普遍不高,大多在20%-30%之间,有的10%还不 到[3]。这样低的输送比率让一般天赋的学生觉得没有什么 深造机会。而一些小龄运动队,例如跳水、游泳、体操等, 直接从业余体校或者社会学校中选材,更影响了体校培养后 备人才的积极性。 (四) 学训矛盾,毕业生技能、学业不符合社会要求 体校学生并不是不认为文化课很重要,一是早期训练导 致文化基础差,二是训练太累不想学习,三是以训练为主, 不顾学习,导致体校学生文化课成绩普遍较差[2]。由于社 会的进步,对用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及 有些保安、收费员、城管等岗位均要求大专以上文凭,这对 于中专文凭的体校生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并影响进一步的发 展。 (五) 受社会其他培训方式的冲击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民办或社会化的足球、篮球、 网球、武术、游泳俱乐部或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如 各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二、三线队伍就以其能便捷快速地向上 输送,具有较高的收入预期而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其他 项目也不同程度地出现类似情况。此外,一些项目实施单项 协会实体化后,主办了自己的专项学校,如体操学校、游泳 学校等,在社会上吸引力较大,他们所吸纳的生源对体校产 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市级体校改革发展策略探讨 (一)学训结合是市级体校发展的出路 与国内体育学校脱离普通学校教育而自成体系的一 条龙”不同,西方国家的“一条龙”是在学校完成的,即通 过小学一中学一大学或实业团体和俱乐部来发掘优秀的运 动员。青少年选手通过业余时间进行训练,始终不脱离学校 教育。中国当然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但是学训结合是解决市 级体校发展的出路和方向[4]o学训结合在中国也提很长时 间了,但是怎么结合、在哪儿结合、达到什么结果仍在探讨 和实践中摸索,具体有以下模式:一是体校并入职业高中或 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与文化课由体校教练与职校文化教师 分开授课,既解决了体育教师待遇问题,也解决了文化课教 师师资水平和专业发展问题。体校生可以在学院内同时研修 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就业技能,这样可以较方便地选择更换 专业,争取同时拿到多个专业文凭,以便更好地解决毕业就 业问题。二是体校与普通中学或者职校结合。对于学生不再 进行‘三集中”培养,即体育局主管,学生集中训练、学习、 住宿,以培养训练为主,教学为辅,而改为体育局和教育局 联合管理的‘一集中”式培养,体校与普通中学或者职校互 派教师,互相认可课程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