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研究进展.docx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研究进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最新研究进展 孔正寰(广西梧州市蒙山县妇幼保健院 546700) 【摘要】慢性盆腔痛是指一组由盆腔脏器功能性或器质性原因导致的非周期性、 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是妇科常见的病症之一。木文阐述了慢性盆腔疼痛的中医 病因病机:冲任虚衰,胞脉失养;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中医治疗:自拟当归五 物散;辨证分型治疗;西医病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淤血综合 征;盆腔粘连;残余卵巢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肠激惹综合征;肌肉骨骼异常; 节育手术;心理因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切除可见病灶;切除盆腔脏器;神 经去除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慢性盆腔疼痛中医优于西医治疗,中西医 联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慢性盆腔痛 进展 慢性盆腔痛(CPP, Chronic Pelvic Pain)是指一组由盆腔脏器功能性或 器质性原因导致的非周期性、对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的以盆腔疼痛为主的疾病 或证候群,通常认为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也有认为持续达3个月以上),是妇 科常见的病症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其人群发病率达到3.8%[1]。妇科慢 性盆腔疼痛症状发作反复,且病因复杂,涉及妇产科、泌尿科、肛肠科、骨科等, 确诊较为困难,病程长而迁延,疼痛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正常工作牛活及心理都造 成了极大的痛苦,影响了患者的牛活质量。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妇 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有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中西医结合妇科慢性盆腔炎的 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1、中医研究 1.1病因病机中医学文献中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所涵盖的疾病并没有 独立的病名,按期症状,散见于“不孕”、“痛经”、“妇人腹痛”等疾病中,属“腹 痛”、痛症范畴,其发病多是由情志所伤、起居不慎、饮食失节、六淫危害等致 脏腑功能失常、血气失调,导致气血滞瘀引起疼痛⑵。《素问?举痛论偏》:“寒气 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指出是由风邪入侵,致气血不通,“不通则痛”,“不荣则通”。《景岳全书?妇人 归》中指出“妇人伤寒,或劳役,或怒气发热,适遇经行,热入血室,或血不止, 或血不行……”,“瘀血留滞作瘤,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 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患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总结起来,古代中医中 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病机阐述有二:“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与“冲任阻滞, 胞脉失畅”,从虚实两方面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李仁杰等⑶认为慢性盆腔疼痛 发作反复、病程长,以虚证居多,主要病机为气虚、阳虚,血行迟滞或虚中夹淤。 胡小荣等⑷认为女子生理以血为主,肝藏血,主疏泄,故慢性盆腔疼痛的主要 病理为肝郁化热,日久灼伤肝,肝阴虚致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为“不荣则通”。 周征⑸认为气血滞淤,不通则通是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主要病机。各家虽对病 机病理的阐述各有不同,但综合来看,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病机不离虚、郁、瘀。 1.2中医治疗 在治疗慢性疾病上,中医治疗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张 远梅⑹采用自拟当归五物散(基本方用:当归14g、丹参24g、桃仁12g、青皮 12g、制大黄9g、蒲公英20g,随症加减)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治愈 5例,有效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王艳云[7]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气滞血瘀者膈下逐瘀汤;汗湿凝滞者用少腹逐瘀汤的基础上加用茯苓苍术;阳虚 内寒者用温经汤的基础上加用小茴香、艾叶以及附子,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 者76例,治疗三个疗程后,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有效率达到93.42%,与纯 西医对照组结果相比,差异显著(Plt;0.05)o 2、西医研究 2.1病因分析西医认为,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病与多种疾病及心理 因素相关,认为其常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淤血综合征、盆腔粘 连、残余卵巢综合征等疾病以及节育术、间质性膀胱炎、肠激惹综合征、肌肉骨 骼异常等引起,刘勃⑻发现子宫肌瘤也会引起此种疼痛,因此,认为子宫肌瘤 的生长位置也可能是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之一。 2.2西医治疗 2.2.1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做腹腔镜手术吋,如能发现引起疼痛 的病变,其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而在找不到明显躯体病变吋,诊断和处理就十 分困难,因此,在诊断时,会通过行常规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心理评估,并 有选择是采用一些辅助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9]。在治疗时,常用的药物有:止 痛药:非當体抗炎药(NSAIDs), NSAIDs.作用较温和的麻醉剂的复合剂以及纯麻 醉剂;由于多数患者合并有抑郁症,在进行药物治疗吋还会选择抗抑郁药:三环 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梵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器官特异性药物以及醋酸甲 疑孕酮(安宫黄体酮)等其他药物[10] O 2.2.2手术治疗对妇科慢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